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矢量开发调整模式及应用
引用本文:刘丽杰.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矢量开发调整模式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23(3):111-115.
作者姓名:刘丽杰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1),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胜坨油田近极限含水期主导开发调整技术研究”(P12127)。
摘    要:胜坨油田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动态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日趋严重,剩余油分布特征复杂多样,传统的层系井网调整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提出侧缘微相富集型、砂体边缘富集型、非主流线富集型、非主力层富集型、厚层顶部富集型和夹层控制富集型6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平面上以侧缘微相富集型为主,纵向上多层油藏以非主力层富集型为主、厚层油藏以厚层顶部富集型为主。在矢量开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胜坨油田开发实践,针对侧缘微相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平面相控矢量开发调整模式;针对多层油藏非主力层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层系重组矢量开发调整模式;针对厚层顶部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厚层协同矢量开发调整模式。矿场应用效果证实,在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利用矢量开发调整模式进行开发,能够提高采收率4%以上。

关 键 词:特高含水后期  动态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矢量开发  调整模式  胜坨油田

Vector development adjustment mod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ate extra-high water cut stage of Shengtuo oilfield
Liu Lijie.Vector development adjustment mod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ate extra-high water cut stage of Shengtuo oilfield[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16,23(3):111-115.
Authors:Liu Li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