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峨眉断块山的形成
作者姓名:王运生  王登攀  王奖臻  傅荣华  杨艳娜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切河谷强震作用下谷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4107223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川西深切河谷斜坡地震动评价技术研究”(1212010914010)
摘    要:峨眉山为一断块山,因其宏伟、秀丽而著称,但峨眉断块山是如何形成的,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基于1∶25 000工程地质测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峨眉山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叠加特征,认为峨眉山抬升始于古近纪晚期,喜山运动第一幕(始新世中期末)峨眉山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在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北北东向褶皱及北东向断层,并上升成为剥蚀区。上新世以来,在近东西向区域压应力场作用下,钝锥形大峨山断块沿北东向峨眉山断层及北缘的北西向边界断裂不断向东强力楔入,断块前缘早期的北北东向构造受推挤,地层走向及倾向出现明显偏转:锥顶前方龙门洞-报国寺一带地层由早期的北北东走向倾南东的中生代地层转为南北走向,地层出现倒转(西倾),而远离断块端部的地层仍然为正常产状。与此同时,锥顶北侧尖尖石背斜发生移褶,形成北西向褶皱和断层,而断块南侧峨眉山断层发生逆冲兼走滑活动。第四纪以来峨眉山间歇性强烈抬升,经历至少10次强烈抬升事件,逐渐形成现今地貌。新生代以来,峨眉山断层两盘地层水平位错累计达4km,垂直位错累计达6km。

关 键 词:大峨山断块  构造特征  新生代  构造叠加  演化程式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Mt. Emei Faulty Block
Authors:WANG Yun-sheng  WANG Deng-pan  WANG Jiang-zhen  FU Rong-hua and YANG Yan-na
Affiliation:(State Key Lab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Abstract:
Keywords:Daeshan faulty block  features of the structural geology  Cenozoic  structural evolution process  tectonic superposi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