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探索井径曲线在煤体结构划分上的应用——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
引用本文:刘春春,胡秋嘉,闫玲,吴定泉,毛生发,马成宇.探索井径曲线在煤体结构划分上的应用——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J].中国煤层气,2014(5).
作者姓名:刘春春  胡秋嘉  闫玲  吴定泉  毛生发  马成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沁水煤层气田勘探开发示范工程(二期)
摘    要: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储层为裂隙型储层。因此,煤体结构对储层物性好坏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但目前缺乏简单、实用的煤体结构预测方法。本文以樊庄区块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对比分析化验资料与井径曲线形态特征,建立了井径曲线与煤体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樊庄区块3号煤煤体结构主要为原生和碎裂结构,具体可划分为原生、过渡、碎裂三种类型。其中原生型煤层段无扩径现象,平均井径值19.8~24.5cm;过渡型煤层段以原生结构为主,存在局部扩径现象,平均井径值21~28cm;碎裂型煤层段全部为碎裂结构,整个煤层段均存在扩径现象,平均井径值一般大于23.5cm。不同类型的煤体结构对气井产量、煤粉产出有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樊庄区块  煤体结构  井径曲线  预测方法  井径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