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控制性临界水位及确定方法 |
| |
作者姓名: | 廖梓龙 马真臻 程双虎 谢新民 贺华翔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牧区水利科学 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3. 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石家庄 05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资源最优楔合配置研究”(51709274); 中央分成水资源费项目“地下水水位控制与取水总量控制‘双控管理’
研究与示范”(1261430112066); 中央分成水资源费地方(兵团)项目“河北省地下水位预警与控制方案”(WR0203A092015) |
| |
摘 要: | 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趋势是衡量地下水资源开发是否合理的重要评判依据,为了充分反映地下水系统的功能属性和水资源管理要求,在辨析地下水控制性临界水位与上限、下限临界水位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维系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可持续为目标,考虑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通过构建多元量化关系模型,由各功能和类型分区单井临界水位划定成果加权得到各管理分区面水位阈值。以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较为突出的河北省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各代表性监测井2001—2013年水位数据构建量化关系模型,地下水控制性临界水位划定结果表明: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控制性上限临界埋深阈值为1.93~13.19 m,控制性下限临界埋深阈值为10.94~27.06 m;深层地下水控制性临界埋深阈值为12.15~49.09 m。
|
关 键 词: | 地下水开采量管理 地下水临界水位 地下水功能 河北省平原区 |
收稿时间: | 2017-10-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