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欧-中亚的构造岩浆活化与铀成矿作用
引用本文:王木清,涂江汉.西欧-中亚的构造岩浆活化与铀成矿作用[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6(4).
作者姓名:王木清  涂江汉
摘    要:海西造山带(即东西构造带)横贯中部欧亚大陆。其北是加里东期构造区,其南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该构造带经受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演化。在加里东褶皱期、中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化期和阿尔卑斯-喜山晚期构造盆地活化期的反射活化作用,对构造带内的中间地块进行了强烈的改造。这一作用与铀成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些中间地块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在性质上也逐渐接近地台,而地槽面积显出西大东小,进入我国境内演变成了夹持地台区的南北二个狭窄的分支地槽。中间地块与地台间在性质上渐变。如塔里木地台及东欧地台就有人认为是中间地块。中间地块受地槽影响而发育的活化阶段的特征在地台区也有反映,仅活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影响范围和强烈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可能引起铀成矿类型、矿化特征和成矿规模上的差异。从欧亚地区的铀矿资源分布来看,中间地块的铀成矿远景最值得重视。除北欧和印度地台外,主要铀矿床都产在为褶皱带包围的中间地块内或其边缘地区。铀成矿与受地槽区影响而发育的活化作用有关。产铀活化区的对比表明,活化程度越高,铀矿化越发育。海西造山运动在法国达列顶点,使莫尔达努比亚古陆及其附近地区强烈变质和花岗岩化。铀矿化也发育,这与铀矿化缺乏的康沃尔或哈茨地槽内的花岗岩化形成鲜明对照。在铀成矿期上,最新的一次强活化期往往是铀成矿最重要的时期,但是矿化时间又往往不是活化期的激烈期,而多半是活化的中晚期。海西期造山运动在西欧-中亚地区最为强烈,它对先前存在的古地块的影响也最明显。这一地区的铀成矿期也正是在海西晚期或稍后的时期,大量的成矿年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