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库车坳陷东部中生界构造-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作者姓名:魏国齐  张荣虎  智凤琴  王珂  余朝丰  董才源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6;2.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1,2016ZX05007)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605501)资助。
摘    要:前陆盆地以蕴藏构造油气藏为主,岩性地层油气藏在以往被认为难以形成规模资源量。以库车坳陷东部中生界为例,在大量露头、钻井、地震和测井资料叠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出吐格尔明大型背斜构造为古新世和上新世继承性基底冲断作用的产物,其变形主压应力场的方位为NNE—SSW向;依奇克里克背斜构造为基底卷入的冲断构造,其褶皱南翼相对简单,为迪北斜坡带,北翼呈低角度北倾,变形主压应力场的方位为NNW—SSE向。库车坳陷东部中—下侏罗统和上三叠统发育巨厚层煤系腐殖型和暗色泥岩腐泥型烃源岩,沉积中心分布在库车河地区、迪北地区和吐东地区,TOC含量为2.1%~3.3%,Ro为1.0%~2.0%,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烃潜力大;广泛发育中层—薄层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砂体,累计厚度为200~280 m,砂体在垂向上不连续加积,在横向上呈透镜状,延伸距离最大可达4 km。油气藏主要发育在3个有利区带: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在大型背斜围斜部位,大面积致密砂岩构造-岩性型油气藏发育在阳霞凹陷和深部背斜平缓带,构造-地层超覆油气藏发育在阳霞凹陷南斜坡。

关 键 词:库车坳陷  中—下侏罗统  上三叠统  构造-岩性地层  油气藏  
收稿时间:2020-08-05
修稿时间:2021-03-09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