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51—2017年通辽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演变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宋培兵,王晓颖,王超,桂云鹏,李树,王志忠.1951—2017年通辽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演变规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1,51(8):12-21.
作者姓名:宋培兵  王晓颖  王超  桂云鹏  李树  王志忠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 太原理工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4. 通辽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70927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FC0407405)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DJ-ZDZX-2016-02)
摘    要:科学分析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演变规律,可为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以 1951—2017 年通辽气象站的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为基础,运用年份突变检验、年际趋势分析和周期震荡分析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运用 Mann-Kendall 检验、有序聚类检验和滑动 t 检验分析气候要素的突变特征,运用线性趋势和滑动平均分析气候要素的年际趋势,运用 Morlet 小波分析气候要素的周期震荡。结果表明: 年平均气温和年潜在蒸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变化率分别为 0. 38 ℃ /( 10 a) 、41. 40 mm /( 10 a) ; 年降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其变化率为-5. 26 mm /( 10 a) 。气温、降水和蒸发的突变年份分别为 1987 年、1963 年和1995 年。上述气候要素突变年份前后 10 a 均值的变幅分别为+14. 60%、-22. 74%、+8. 43%。56 a、15 a 为气温的第一、第二主周期; 41 a、18 a 为降水的第一、第二主周期; 55 a、30 a 为蒸发的第一、第二主周期。年潜在蒸发量具有 55 a 的显著变化周期。

关 键 词:气温  降水  蒸发  突变检验  年际趋势  周期震荡  通辽地区  
收稿时间:2019-12-13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技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