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控制喜马拉雅泉水中氡浓度的水文地质因素
引用本文:陈振时.控制喜马拉雅泉水中氡浓度的水文地质因素[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1,18(3):159-163.
作者姓名:陈振时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
摘    要:本文介绍了应用氡射气测量技术在喜马拉雅地区泉水中进行氡气测量的结果。氡样取自不同水文地质体系和水系排泄的泉水,以便探索水文地质条件对以泉水形式排泄的地下水中氡浓度的控制情况。氡浓度变化范围为0.4~887Bq·L~(-1),在湍流河中氡值最低,在流经片麻岩、花岗岩和糜棱岩等的泉水中氡值最高。氡浓度与四种泉水类型有关,即:裂隙-节理型泉水、断层-线性构造型泉水、河流型泉水和崩积型泉水,这四种泉水类型代表了泉水流经岩石的水文地质特征。在裂隙-节理型和断层-线性构造型泉水中的高氡浓度与岩石表面积和水容积之间比值增高以及紧邻断层和冲断层的剪切带中的铀矿化有关。在河流型和崩积型泉水中的低氡浓度可能是由于在此类沉积物内的高导水率和导致氡气体天然去射气作用的湍流所造成的。

关 键 词:  喜马拉雅  泉水
修稿时间:2001年4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