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威远地区九老洞组页岩微观非均质性
引用本文:隋青林.四川威远地区九老洞组页岩微观非均质性[J].断块油气田,2017,24(1).
作者姓名:隋青林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油、气甜点构成要素比较研究”
摘    要:目前,国内外对于页岩非均质性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理论还不成熟。文中利用X射线衍射手段,结合观察九老洞组页岩样品的薄片和扫描电镜,在微米级—纳米级的尺度下,从矿物组分、微观孔隙和微裂缝3个方面来评价页岩的微观非均质性。从矿物组分的角度来看,主要矿物为石英,其次为斜长石和黏土矿物,样品矿物组分和含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厘米以上尺度,页岩岩性和矿物组分纵向非均质性较弱;而在微观尺度下,矿物组分对孔隙发育和分布状态影响较大,非均质性明显,而且随着观测倍数增大,页岩微观非均质性将会越来越明显。从微观孔隙的角度来看,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和有机质孔等类型。在微观尺度下,页岩孔隙类型、分布和孔径大小差别较大,非均质性明显。从微裂缝的角度来看,在2 711~2 815 m的页岩岩心,下部裂缝较上部发育,表明在毫米级—厘米级的裂缝非均质较为明显。微米级—纳米级的微裂缝尺度变化较大,微裂缝可分为黏土转化缝、成岩收缩缝和异常高压缝,微裂缝形态多样,其发育特征和配置关系在微观尺度下具有强非均质性。

关 键 词:微观非均质性  微观孔隙  九老洞组  威远地区

Micro heterogeneity of Jiulaodong Formation shale,Weiyuan Area,Sichuan
SUI Qinglin.Micro heterogeneity of Jiulaodong Formation shale,Weiyuan Area,Sichuan[J].Fault-Block Oil & Gas Field,2017,24(1).
Authors:SUI Qinglin
Abstract:
Keywords:micro heterogeneity  micro pore  Jiulaodong Formation  Weiyuan Are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