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背景及演化
作者姓名:郑求根  周祖翼  蔡立国  陆永德  曹清古
作者单位: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 214151;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科技项目“中国东部海域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P0 30 72 )
摘    要:从东海中生界的分布和闽浙东部岩浆构造事件来看,侏罗纪-早白垩世库拉-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及其以南地区应为弧前盆地性质。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盆地变为弧后盆地。古新世的断陷中心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的长江凹陷、瓯江凹陷。始新世时,断陷中心向东迁移,以陆架盆地东部的西湖凹陷为主。到了渐新世,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以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作用,东海陆架盆地发生坳陷,坳陷中心以东部为主。中新世晚期,冲绳海槽和疏球岛弧形成。晚中新世(约6Ma),吕宋岛弧在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发生碰撞,台湾岛上升露出水面,形成了台西盆地现今的面貌。

关 键 词:东海陆架盆地  中新生代  太平洋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构造演化  
文章编号:0253-9985(2005)02-0197-05
收稿时间:2005-04-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