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杨梅酮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引用本文:夏淑芳,乐国伟,王鹏,王芳芳,蒋玉宇,邱玉宇,王姗姗.杨梅酮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7,36(10):1077-1082.
作者姓名:夏淑芳  乐国伟  王鹏  王芳芳  蒋玉宇  邱玉宇  王姗姗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无锡医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中粮集团 中粮油脂专业化平台,北京100020,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 无锡医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 无锡医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 无锡医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研究杨梅酮(Myricetin,MTN)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32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饲喂正常日粮),对照+杨梅酮组(CT+MTN,饲喂含质量分数0.2%杨梅酮的正常日粮),高脂组(HF,饲喂高脂日粮),高脂+杨梅酮组(HF+MTN,饲喂含质量分数0.2%杨梅酮的高脂日粮)。10周后测定小鼠代谢差异(能量消耗、呼吸交换率、自主活动),血脂水平,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及脂质沉积情况,同时采用q PCR检测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长期高脂日粮导致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内脏脂肪沉积,能量消耗显著降低(P0.05)。肝脏发生氧化应激,表现为MDA显著上升,GSH-Px、SOD、CAT、GSH显著下降(P0.05)。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质合成相关基因(Acc1、Fasn、Srebf1)显著上调,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Cpt1α、Pparα)显著下调。高脂日粮基础上添加杨梅酮能够恢复肝脏TG、TC、FFA水平及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cc1、Fasn、Srebf1、Cpt1α)的表达,同时维持肝脏的氧化还原状态。因此,推测杨梅酮可能通过维持肝脏氧化还原状态,促进能量消耗,调节肝脏脂质代谢,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关 键 词:高脂  脂肪肝  杨梅酮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

Preventive Effects of Myricetin in Hepatic Steatosis of Obese Mice Induced by a High-Fat Diet
XIA Shufang,LE Guowei,WANG Peng,WANG Fangfang,JIANG Yuyu,QIU Yuyu and WANG Shanshan.Preventive Effects of Myricetin in Hepatic Steatosis of Obese Mice Induced by a High-Fat Diet[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7,36(10):1077-1082.
Authors:XIA Shufang  LE Guowei  WANG Peng  WANG Fangfang  JIANG Yuyu  QIU Yuyu and WANG Shansh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