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9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引用本文:张延龙,韩雪源,牛立新,张静,何丽霞. 9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4): 72-75
作者姓名:张延龙  韩雪源  牛立新  张静  何丽霞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基金项目:陕西省林业厅项目资助(陕林计字[2011]70号)
摘    要:开展我国不同牡丹资源种子的脂肪酸成分评价,对于进一步筛选与培育优良油用牡丹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9种野生牡丹和1个牡丹栽培品种‘凤丹’(对照)的籽油进行提取,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并采用内标法对其主要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牡丹种籽的出油率存在差异,杨山牡丹(Paeonia.ostii)的出油率最高,达到22.31%;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依次为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不同牡丹种的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的总含量差异显著,狭叶牡丹(P.potaninii)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的总含量最高(90.29 g/100 g粗提油),显著高于对照栽培品种‘凤丹’(P.ostii‘Feng Dan’)籽油中的含量(71.62 g/100 g粗提油);不同牡丹种的籽油中单体脂肪酸的含量差异显著,狭叶牡丹(P.potaninii)籽油中亚麻酸的含量(39.45 g/100 g粗提油)是最低含量四川牡丹(P.decomposita)中的3倍,亚油酸的含量(25.06 g/100 g粗提油)也显著高于最低含量卵叶牡丹(P.qiui)(9.03 g/100 g粗提油)。因此,在油用牡丹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评价方面,要综合考虑不同种和生态型间的差异。

关 键 词:牡丹籽油  内标法;脂肪酸  定量分析
收稿时间:2013-12-14
修稿时间:2014-03-03

AnalysisSof Fatty Acid in Seed Oil from Nine Wild Peony Species
Abstract:
Keywords:peony  seed oil,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fatty  acids, quantitative  analysis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