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万古霉素AUC/MIC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重症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姓名:符祥俊  黄莉  郭丽  林良沫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血液内科,海口 570311,海南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MS137);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0A200071)
摘    要:目的:探讨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最低抑菌浓度(MIC)作为万古霉素监测靶目标在我院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以确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Ct),借助药代动力学软件Java PK for Desktop(JPKD)采用贝叶斯计算方法计算万古霉素药时AUC,并计算AUC24h/MIC的值(假设MIC=1 mg/L)。比较不同Ct范围内AUC24h/MIC的达标率,分析AUC24h/MIC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以AUC24h/MIC作为靶目标对患者抗感染疗效和肾毒性的临床意义。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与AUC24h/MIC有较好的相关性,当Ct为10~15 μg/mL时,其中仅38.89%的患者AUC24h/MIC达到400~600,当Ct为15~20 μg/mL时,则有88.89%患者其AUC24h/MIC达标。万古霉素抗感染疗效与患者是否入住ICU显著相关,而与AUC24h/MIC无显著相关性。以Ct>20 μg/mL或者AUC24h/MIC>600评估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假设MIC=1 mg/L时建议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致严重感染患者维持Ct在15~20 μg/mL,有88.89%概率其AUC24h/MIC可达到400~600。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建议推广MIC的规范化检测。

关 键 词: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AUC24h/MIC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  
收稿时间:2021-05-10
修稿时间:2021-06-24
点击此处可从《金属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金属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