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深部巷道底臌发生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
| |
作者姓名: | 付建军 刘泉声 赵海斌 邱山鸣 时凯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 |
摘 要: | 在假定底板围岩为服从Coulomb屈服条件的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基础上, 对剪切型底臌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认为剪切型底臌发生时存在一个临界剪切滑移面, 且此滑移面上围岩将达到抗剪强度极限值。根据剪切型底臌底板围岩受力特点将滑移面上底板围岩分为主动区、被动区、过渡区, 建立了底臌的计算力学模型及分析简图, 通过引用等效传递荷载方法推导了巷道底板塑性区发展深度的解析计算式, 然后以某巷道为研究对象, 经解析计算与数值仿真分析的对比研究, 发现两者结果具有一定拟合性, 验证了解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由此提出了顶板控制和增强滑移面剪切强度的巷道底臌控制方法。以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6210风巷为工程背景, 对底板底臌发生机理及塑性区发展深度解析计算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补打底角、帮脚锚杆、施加顶板锚索、底板注浆等具体的底臌防治措施, 工程监测结果显示上述支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为剪切型底臌的治理提供了借鉴指导意义。
|
关 键 词: | 煤矿深部巷道 底臌 剪切型破坏 计算力学模型 顶板控制 底臌治理 |
收稿时间: | 2010-04-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冶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冶工程》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