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深井圆巷次生承载结构“时-空”一体化演化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彭瑞,孟祥瑞,赵光明,李英明,何叶荣,董春亮,左超.深井圆巷次生承载结构“时-空”一体化演化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5):779-786.
作者姓名:彭瑞  孟祥瑞  赵光明  李英明  何叶荣  董春亮  左超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013;51574006),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3415110006),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21050),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04a0802107),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xbjZD2016051),安徽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学术科研活动项目
摘    要:研究圆巷"开挖-支护"过程中掘进头附近承载结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Levy-Mises本构关系,考虑开挖损伤因素,获得围岩次生应力场、位移场的解析式,由蠕变效应推导承载结构演化方程组。依据切向应力"增-减-集中-趋稳"划分次生承载结构为"主动-被动-关键-自稳"承载圈,由算例可知,随着岩性增强和支护力增大以及掘巷速度、损伤程度、锚杆间排距和地压的减小,"主动-关键"圈更靠近巷壁,其中"关键"圈厚度和应力集中系数增大,使得围岩初始支护难度减小、承载能力增强。各承载圈厚度及与巷壁间距离随着蠕变效应发生变化,当地压在20 MPa时,采用锚杆支护力为0.4 MPa、间排距600 mm×600 mm,及时地封孔注浆减小软化系数,有助于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加快进入蠕变稳定期,并有效地控制住"关键"圈转移,抑制其厚度增大,降低巷道后期维护难度。

关 键 词:开挖-支护  损伤  “时-空”一体化  次生承载结构

The evolvement law of deep circular roadway secondary bearing structure "time-space" integration
Abstract:
Keywords:excavation-supporting  damage  "space-time" integration  secondary bearing struc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