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裂隙岩体质量三维精细分级S-RMRmbi方法及可视化
作者姓名:陈庆发  刘恩江  高飞红  尹庭昌  高远
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 530004; ;2.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GXNSFAA185026)
摘    要:传统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级别较少,其评分标准常呈阶梯状,应用于裂隙岩体质量评价时,其精度无法满足岩体质量出现复杂多变情况时的评级要求,使得同级别岩体质量可能出现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将岩体质量级别做进一步精细分级处理,并为评价岩体工程稳定性和制定支护方案提供依据。基于前期开展的岩体质量RMRmbi分级方法和结构均质区三维分显研究工作,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3#矿块为试验区,进行RMRmbi质量评级;结合综合模糊判别理论,提出岩体质量精细分级S-RMRmbi方法,对试验区分级结果做进一步细化;并以均质区三维分显模型为载体,借助3DMine可视化功能,构建岩体质量精细分级可视化模型;从定性以及定量两方面对RMRmbi和S-RMRmbi法进行对比分析后,进一步提出与精细分级后的岩体相对应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质量5级分档对凸显裂隙岩体质量层次性效果不够理想,基于综合模糊判别理论的岩体质量精细分级S-RMRmbi方法有效细化了岩体质量分级结果;(2)赋有S-RMRmbi分级属性值的各均质区及重组模型展示了岩体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3)S-RMRmbi和RMRmbi两分级结果模型显示其岩体质量分布状况大体一致,基于相似度的两方法λ12值为0.999 2,验证了S-RMRmbi分级方法的合理性;(4)精细化分级后的岩体可采取更为细致、有效的支护手段。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裂隙岩体质量评价精度与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岩体质量精细分级  RMRmbi  S-RMRmbi  综合模糊判别理论  可视化  相似度  
收稿时间:2020-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