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内流体 “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
引用本文:丁 彬,罗健辉,耿向飞,贾 辰,贺丽鹏,王平美,彭宝亮.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内流体 “可视化”评价方法研究[J].油田化学,2018,35(1):170-175.
作者姓名:丁 彬  罗健辉  耿向飞  贾 辰  贺丽鹏  王平美  彭宝亮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
摘    要:岩心等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在线监测与"可视化"评价已成为驱油与扩大波及体积微观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低场核磁共振与岩心驱替装置联用,基于核磁共振原理,得到了岩心横向驰豫时间(T_2)分布,结合压汞孔隙半径分布测试结果,采用插值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饱和水后的岩心核磁共振T_2谱与孔隙分布关系。以中高渗和低渗透两种岩心为例,结合不同流体的岩心驱替实验,利用转化的核磁孔喉分布得到了岩心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及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解析了水驱、聚合物驱对不同孔隙的原油动用率。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渗(256×10~(-3)μm~2)岩心平均孔隙直径为72μm,主要集中在1~500μm之间,微米级孔隙较发育;低渗(7.51×10~(-3)μm~2)岩心平均孔隙直径为86 nm,主要集中在10 nm~1μm之间,纳米-亚微米级孔隙发育。中高渗岩心与低渗岩心的束缚水主要集中在直径小于1μm和直径小于0.5μm的孔隙空间内。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水驱主要动用孔隙直径大于10μm的储油空间,聚合物驱原油动用区域与水驱基本一致,提高驱替效果有限,残余油80%以上富集在孔隙直径小于1μm孔隙内。改善低渗透区域水驱效果将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

关 键 词: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时间    可视化    孔隙分布    驱替效率

Visu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Fluids in Cores Based on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DING Bin,LUO Jianhui,GENG Xiangfei,JIA Chen,HE Lipeng,WANG Pingmei,PENG Baoliang.Visu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Fluids in Cores Based on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J].Oilfield Chemistry,2018,35(1):170-175.
Authors:DING Bin  LUO Jianhui  GENG Xiangfei  JIA Chen  HE Lipeng  WANG Pingmei  PENG Baol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