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泸州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作者姓名:李嫣然  胡志明  刘先贵  蔡长宏  穆英  张清秀  曾术悌  郭静姝
作者单位:1. 东北石油大学环渤海能源研究院;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4. 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5.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页岩气渗流规律与气藏工程方法”(2017ZX05037-001);
摘    要:为研究四川盆地泸州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微观孔隙发育特征,利用扫描电镜、低温N2吸附、低温CO2吸附、核磁共振测试以及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和岩石物性测试等手段,对孔隙结构进行全孔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页岩孔隙分为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龙马溪组上段和下段的页岩孔隙特征明显不同,孔隙结构更加复杂;2)TOC控制孔隙形态,随着TOC增加,龙马溪组上段的平行板状孔逐渐过渡为下段的狭缝状孔和墨水瓶状孔;3)核磁共振测试的孔径偏大,在表征较大孔隙上效果较好;4)总孔体积主要受介孔控制,孔体积的主要贡献孔径分布在0.5~0.6,2.0~4.0,10.0~30.0 nm,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贡献,孔径主要分布在0.5~0.7,2.0~4.0 nm,且龙马溪组下段页岩中广泛发育的有机质孔是导致其孔隙总体积和比表面积明显大于上段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深层页岩  孔隙结构  多尺度表征  龙马溪组  泸州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