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地学基础初探
引用本文:邢大韦.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地学基础初探[J].治淮,1993(1):20-22.
作者姓名:邢大韦
摘    要: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据统计,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洪涝面积达2170万亩。1991年的洪涝灾害,说明治淮的任务还很艰巨。本文拟从地学、水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提出淮河治理的一些粗浅看法。一、地理位置与雨洪问题淮河流域位于北纬31°~36°之间。从灾害学的统计来分析,北纬30°~35°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从气象学讲,淮河流域正处于半湿润南暖温带与湿润的北亚热带两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受太平洋、西伯利亚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的强弱、进退、排旋控制了降雨过程和旱涝变化。6、7月以梅雨为主,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1954年、1956年),8、9月易受台风侵袭,常出现突发性大暴雨(如75·8大暴雨)、局部暴雨、多次连续性暴雨。淮河中、上游的暴雨,不仅时间、地区集中,而且强度特别大。“75·8”暴雨中心林庄的最

关 键 词:淮河流域  洪水  灾害  地学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