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印度洋水体输运的季节变化及相关盐度变化
引用本文:L.A.A.N.Wickramasinghe,王卫强,刘雨,M.K.Abeyratne,W.C.Hemamali,K.B.S.S.J.Ekanayake.东印度洋水体输运的季节变化及相关盐度变化[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12(4).
作者姓名:L.A.A.N.Wickramasinghe  王卫强  刘雨  M.K.Abeyratne  W.C.Hemamali  K.B.S.S.J.Ekanayake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511458;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卢胡纳大学理学院,马塔拉, 81000,斯里兰卡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建设项目
摘    要:利用20年(1992—2012年)的ECCO2模式模拟数据,主要研究了东印度洋(EIO)水体输运的季节变化.在EIO选取3个断面,分别为赤道、80°E和6°N.研究结果表明,跨赤道和80°E的季节输运主体部分大致相补偿.跨赤道的大部分水体输运局限在上层100 m,80°E的水体输运具有复杂结构,与显著的季风流、Wyrtki Jets(WJs)、赤道潜流(EUC)等有关.6°N上层水体净输运较小,但存在较强的边界流和相对较弱的内区流.纬向流的显著变化发生在80°E.在季风盛行季节,由于WJs减弱,赤道附近的水体输运以西向的梯度流为主,上层100 m的其余区域则主要受季风流控制.同样,由于EUC减弱,西向的梯度流与次表层东向的EUC之间也存在转换.在季风转换季节,季风流减弱,WJs与EUC分别在上层100 m和次表层占主导地位.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与季风流、WJs和EUC相关的盐水和暖水交换,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域内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和垂直结构.

关 键 词:东印度洋  水体输运  盐度分布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