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1—2013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引用本文:田礼钦,滕臣刚.2001—2013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5,27(6):614-619.
作者姓名:田礼钦  滕臣刚
作者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4,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4
基金项目:苏州市科技支撑项目(SS201328)
摘    要:目的了解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1—2013年苏州市各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3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发病7 213人,无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46.9%(161/343);食源性疾病暴发多发生在集体用餐场所,占总起数的56.6%(194/343)。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214起事故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70.1%(150/214),毒素引起的占16.4%(35/214),化合物引起的占13.6%(29/214)。在实验室检出致病因子的168起暴发事故中,83.3%(140/168)的事故由10种致病因子引起,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最多,达61起(36.3%),发病人数达1 436人。2009—2013年食源性暴发事故报告的109起中查明原因食品的共72起(66.1%)。原因食品被归因为5类食品,分别为水产品(33.3%,24/72)、肉制品(23.6%,17/72)、其他食品(15.3%,11/72)、混合食品(13.9%,10/72)、蔬菜(13.9%,10/72)。在暴发事故中较明确的致病因子-食品组合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蔬菜(菜豆)、毒蘑菇及其他植物毒素-野生植物、组胺和河鲀鱼毒素-水产品、农药-蔬菜、亚硝酸盐-调味料、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肉制品。导致暴发的污染环节最多的是交叉污染(44.2%,50/113)。结论对苏州市13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有利于加深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利用此资料预防食品生产或经营中的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报告率。

关 键 词: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对策
收稿时间:2015/9/23 0:00:00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foodborne disease in Suzhou from 2001-2013
TIAN Li-qin and TENG Chen-gang.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foodborne disease in Suzhou from 2001-2013[J].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2015,27(6):614-619.
Authors:TIAN Li-qin and TENG Chen-gang
Affiliation:Suzhou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Jiangsu Suzhou 215004,China and Suzhou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Jiangsu 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