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
引用本文:王晓燕,郭程飞,杨 涛,李华斌.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J].油田化学,2017,34(2):265-269.
作者姓名:王晓燕  郭程飞  杨 涛  李华斌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新疆 鄯善 838202;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采气厂, 四川 达州 636155;3.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三厂, 黑龙江 大庆 163458; 4. 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能力评价实验以及复合调剖体系提高低渗透裂缝性岩心采收率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在裂缝中的封堵能力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裂缝宽度大于0.69 mm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基本不起有效封堵作用;随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的降低,注入压力显著增加时对应的注入量增加、注入时间延长,最佳注入浓度为1000 mg/L;相同裂缝宽度下,复合调剖体系最高封堵压力值高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且所需预交联凝胶颗粒的量相对较少。当复合调剖体系将裂缝完全封堵后,低渗透裂缝岩心的采收率由5.33%提高至45.58%,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

关 键 词:物理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裂缝宽度    弱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提高采收率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rofile Control Physical Model for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d Reservoir
WANG Xiaoyan,GUO Chengfei,YANG Tao,LI Huabin.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rofile Control Physical Model for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d Reservoir[J].Oilfield Chemistry,2017,34(2):265-269.
Authors:WANG Xiaoyan  GUO Chengfei  YANG Tao  LI Huab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