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砂的平均粒徑與細度模數之比較研究——以“模數粒徑”為集料細度新指標的擬議
作者姓名:譚炳訓
作者单位:青島工学院
摘    要:細度模數用為砂的粗細程度的指標,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尤其是在混凝土的配合上,砂的細度模數如有變化,含砂率和加水量也要加以相應的調整,才能維持混凝土的稠度(以陷度代表)不變。但是細度模數有兩大缺點,一個是模數的物理意義不明,另一個是模數不能表示出砂的級配來。蘇聯斯克拉姆塔耶夫教授於1943年提出砂的平均粒徑(d_(cp))來,以為砂的細度指標;雖然平均粒徑仍不包含級配的意義,但是有了比較明確的物理意義,並且可以用毫米來度量,這是一種新的發展。不過砂的細度問題還不能由平均粒徑而得到解决,且平均粒徑計算式中的五項,僅首三項有效,1.2和2.5毫米以上的兩級粗砂在計算式中不生作用,以致影響了它的實用效果。本文對於平均粒徑計算式的創立方法加以追尋和推演,發現其基本假設及物理意義,又設例演算,以考察其變化的規律性;認為細度模數還有其一定的實用價值,不能為平均粒徑所代替。至於補救細度模數缺點的方法,本文試由模數本身中去尋找;將模數的計算式加以理論上的補充後,不但能分析出模數的物理意義,並且還發現模數有細度和粗度之別。根據累計篩餘計算出來的F.M.應稱為“粗度模數”,根據通過量計算出來的才是“細度模數”。假定兩隣篩间的顆粒是兩篩篩孔的幾何平均值,以代替數學平均值(即斯氏平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