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GGE方法分析低氯化钠浓度对发酵白菜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燕平梅, 张小冰, 柴政, 乔宏萍, 赵文婧, 王丹丹, 王琪. 基于DGGE方法分析低氯化钠浓度对发酵白菜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11): 144-151.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11.019 |
| |
作者姓名: | 燕平梅 张小冰 柴政 乔宏萍 赵文婧 王丹丹 王琪 |
| |
摘 要: | 为了探究氯化钠浓度对发酵白菜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4%、6%和8%氯化钠浓度发酵白菜,通过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及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回收DGGE电泳中荧光强度强、不同时间差异的电泳带,经克隆后测定碱基序列、与Gen Bank库序列对比鉴定。结果表明6%氯化钠浓度发酵白菜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Shannon)、丰富度指数R(Species Richness)在发酵全过程中低于4%、8%组,均匀度指数E(Species Evenness)较4%、8%组的稳定。说明氯化钠浓度6%的发酵泡菜在整个发酵期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且微生物种类小于氯化钠浓度4%、8%组。从DGGE电泳带荧光强度和存在的时间可知:在氯化钠浓度6%的发酵白菜体系中,Leuconostoc citreum(柠檬明串珠菌)、Uncultured bacterium(非培养细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肠系膜明串珠菌)是白菜发酵中期、后期的优势微生物,Leuconostoc citreum(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肠系膜明串珠菌)是乳酸菌。氯化钠浓度4%和8%发酵白菜中乳酸菌未成为优势微生物。说明氯化钠浓度6%较4%和8%发酵白菜原核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接近于自然发酵蔬菜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6%氯化钠浓度有利于白菜的发酵。
|
关 键 词: | 发酵 白菜 DGGE 原核微生物群落 |
收稿时间: | 2016-10-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