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
| |
引用本文: | 贾红倩, 刘嵬, 梁立, 郑瑞凤, 冉琳, 颜军, 苟小军, 何钢. 红曲霉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测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12): 92-96.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12.017 |
| |
作者姓名: | 贾红倩 刘嵬 梁立 郑瑞凤 冉琳 颜军 苟小军 何钢 |
| |
作者单位: | 1.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大学 |
| |
摘 要: | 目的:分离纯化红曲霉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红曲霉菌发酵液经乙醇沉淀获得胞外多糖,经精制除杂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获得多糖组分,再分别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柱前衍生PMP-HPLC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w)和单糖组成,测定多糖组分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EPS经分离得到三个组分EPS-1、EPS-2和EPS-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73、143537、238742 Da。EPS-1、E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301∶2.052∶3.614和1∶2.475∶1.950∶1.532,EPS-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01∶0.066∶0.307∶2.974。三个多糖组分对DPPH·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并与多糖浓度呈现正相关。当多糖浓度为1 mg/m L时,三个组分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16.4%、15.9%和14.8%;对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4%、39.6%、63.8%。结论:红曲霉菌胞外多糖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比例均有差异;对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也存在差异,这种活性差异可能与各组分Mw及结构差异相关。
|
关 键 词: | 红曲霉菌 胞外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
收稿时间: | 2016-11-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