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峡水库支流水华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刘德富  杨正健  纪道斌  马骏  崔玉洁  宋林旭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68;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2,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68,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2,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68,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课题(2014CB460601);国家国际合作项目(2014DFE70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086)
摘    要: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水库干支流水环境状况及支流水华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科研单位及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介绍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水质状态及支流水华情势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三峡水库干支流水动力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水华机理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库湾普遍存在分层异重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干支流温度差及泥沙浓度差引起的水体密度差,其中水体温度差是主要因素;(2)在分层异重流的驱动下,支流库湾水体呈现"双混斜"及"半U"型特殊水体分层模式,支流库湾营养盐也主要来自于水库干流倒灌;(3)流速变缓只是支流暴发水华的表观原因,分层异重流驱动下的混合层(Zm)与临界层(ZCr)的关系变化才是决定水华生消的关键;(4)水库水位升降可通过影响分层异重流的形态、改变支流水体分层状态进而调控支流水华的生消过程,基于此提出了防控支流水华的"潮汐式"生态调度方法。如何将上述新发现上升为具有三峡水库特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实现支流水华的精准预测预报,开展能够协调水库传统效益和防控支流水华等生态效益的三峡及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多目标优化调度实践,应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 键 词:三峡水库  水华机理  分层异重流  营养盐  生态调度
收稿时间:2015-12-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