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地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于海云,高美兰.黄土高原地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9(3):9-11.
作者姓名:于海云  高美兰
作者单位:[1]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2]内蒙古水土保持监测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通过对比研究了陕西安塞县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林草地和农田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为1.17—1.21g/cm2,差异较小,但均比农田(1.31g/cm3)低约11%,不同植被类型地各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结构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天然草地和农田,其中刺槐×侧柏在所有土层中不同粒径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含量都是最高的,并且0~20cm土层中〉2mm的团粒结构达到10.71%。实施植被修复后,与农田相比,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好于纯林林,天然草地和农田较差,天然草地略好于农田。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土壤容重  团粒结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