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上拖缆时移地震采集设计实例
作者姓名:吴意明  凌云  张永江  郭向宇
作者单位:1.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67;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河北涿州 072751
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受国家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19)资助。
摘    要:两期海上拖缆地震数据采集时海况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时移地震数据中激发点、接收点和拖缆羽角的差异。特别是在拖缆地震方位角较窄和海上钻井平台位置变化时,这些差异会严重影响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在实施南海M油田时移地震项目过程中,对于前期较差地震观测数据(缆数少、激发航线复杂、拖缆羽角大),二期时移地震采集应采用更多的缆数、较密和较直的激发航线、较小拖缆羽角进行观测; 时移地震数据处理中,在满足激发点误差与接收点误差之和不超过100m的条件下,通过时移地震数据重构、相对保持拼接处理和适当的互均衡处理可获得高于99%可重复的时移地震数据,能满足储层沉积解释和剩余油气预测的要求。

关 键 词:时移地震  海上拖缆  可重复性羽角  地震数据重构  相对保持拼接  互均衡  
收稿时间:2015-03-25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