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原油“气洗”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引用本文:何家豪,王霆,唐友军,张铜磊,刁慧,刘彬.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原油“气洗”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2):2100-2112.
作者姓名:何家豪  王霆  唐友军  张铜磊  刁慧  刘彬
作者单位:1.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100;2.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3.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海 2003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152);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OG202019)
摘    要:“气洗”是油气藏后期改造的重要营力之一,在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曾发生过大规模气洗作用,但现有研究仅限于描述阶段,并未对原油的“气洗”地球化学特征展开系统研究。通过对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和天台反转带原油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的甾烷、萜烷指纹特征及碳同位素特征相似,显示出具有相同母源的特征,均为成熟原油,但不同原油的物性特征、轻烃、正构烷烃及金刚烷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计算原油的石蜡度、芳香度和正构烷烃损失量及对金刚烷系列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气洗作用应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非生物降解或热裂解。为进一步厘清原油的气洗作用过程及成因,探讨了原油气洗作用的主控因素,并结合油气藏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平湖斜坡带北部原油主要为强烈蒸发分馏后的残余油,晚期可能被东部横向运移而来的高熟天然气混入,使原油中部分轻烃和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升高;②平湖斜坡带南部主要受运移分馏作用影响,浅层聚集次生凝析油,分馏后的残余油在深层形成轻质油和蜡质油藏;③天台反转带原油主要为“气洗”晚期阶段形成的次生凝析油,其残余油目前尚未发现,暗指其深部储层或许具有一定规模的轻质、蜡质油藏。

关 键 词:凝析油  气洗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西湖凹陷  
收稿时间:2022-05-06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