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引用本文:熊国平,潘嘉虹,汪成璇.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J].规划师,2015(6).
作者姓名:熊国平  潘嘉虹  汪成璇
作者单位: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2.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文化生态保护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地存在于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传承、可持续性保护的重要载体。通过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造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实践。研究归纳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策略,并结合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实践,通过文化生态资源与文化生态分析,指出村俗文化是高淳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民间传承是高淳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从文化价值和特色价值两大属性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划定"三个核心区、两条文化线路、四个文化节点"的保护格局;将保护方式分为抢救性保护、群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四类开展分类保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 键 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