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陆地三维观测的计算机设计
作者姓名:Mike Galbraith  朱成宏
摘    要:目前,三维观测可大可小,或是以直线穿越沙漠、冻土带,或是沿风道穿过森林、丛林。三维采集需要周密地计划,因此研究野外产生的多种复杂情况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已有计算机程序可帮助勘探人员做这项工作。三维设计主要依靠解释人员,他们必须分析可能的地质目标,确定期望的覆盖次数(以及信噪比)和面元大小(决定空间分辨率和倾斜同相轴的最大无畸变频率)。到达目的层的射线路径决定最大和最小容许炮检距。限定三维观测的基本公式是: NS=F/(NC.b.b) SLI=1/(NS.b.2)NC=记录道数,b=面元大小(米),NS是产生F次覆盖时,每平方米所需炮数,SLI=炮线距。检波线间距依赖于最小容许偏移距并决定排列方式一直线型、砖块型、齿型、方格型等。加大检波线距自然能减少施工成本。而从野外施工人员和处理人员的角度看每一种排列方式都有利有弊,必须予以分析。用这样一种方式采集资料时速度分析、静校、DMO切除、偏移的效果如何?是否资料中的任何噪声都能经叠加而去除(用检波器组合消除线性噪声,大偏移距消除多次波)?对每一CDP面元作覆盖次数,偏移距和方位角分布的全面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最后,野外施工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设备的安置和移动是费钱的。不同的设计可以节约成本(与进入与退出测线相比)。计算机程序应当能提供简便的炮点移位以满足湖泊、河流、管线及建筑群区的跨越放炮,或填充沿非直测线激发、接收形成的“空白区”。设计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能进行调整且简单易行,最终完成成功、高效的三维地震采集。

关 键 词:三维观测  计算机设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