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食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风险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海泉 刘冰宣 吕利群 潘迎捷 谢晶 赵勇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实验室(上海),上海 201306;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870);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14DZ1205100;14320502100;12391901300);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4第3-5号);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1DZ2280300) |
| |
摘 要: | 为了解上海市生食水产品的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分析和监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上海市生食三文鱼为代表的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对上海市3 个批发市场进行监测分析,在2013年基于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共检测了90 个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0.00%,其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tdh+)的检出率为1.10%,使用MEGA软件根据16S rDNA序列开展了菌株多样性分析;根据调查的副溶血性弧菌在生食三文鱼中的污染情况,使用@Risk 5.5 软件分析了生食三文鱼可能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风险,经Beta-Poisson剂量反应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等分析后表明,生食三文鱼患病的概率为2.02×10-6,即每百万人有2 人发病;根据上海市三文鱼的平均消费总量,上海市居民每年生食三文鱼因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可能的患病人数为111 人。上海市居民生食三文鱼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疾病的风险较小,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量和每次三文鱼的消费量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
关 键 词: | 生食三文鱼 副溶血性弧菌 风险分析 食品安全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