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水平及氯化钠浓度对兔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及其胶凝过程中理化特性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钱畅, 薛思雯, 徐幸莲, 周光宏. 压力水平及氯化钠浓度对兔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及其胶凝过程中理化特性和结构变化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9): 57-65.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8.09.011 |
| |
作者姓名: | 钱畅 薛思雯 徐幸莲 周光宏 |
| |
作者单位: |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实验室,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肉品加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95 |
| |
基金项目: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6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 |
摘 要: | 以含不同浓度的氯化钠(1.0%、1.5%、2.0%)的兔骨骼肌肌球蛋白为实验对象,在不同压力水平(100、200、300 MPa)下对其进行超高压处理(9 min,25 ℃)后加热制备凝胶。以未经高压处理的含2%氯化钠的蛋白作为对照组。根据凝胶保水性、水分分布、凝胶微观结构、蛋白在升温过程中的贮能模量、表面疏水性、活性巯基含量以及二级结构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压力水平及氯化钠浓度对经高压处理的肌球蛋白加热胶凝过程中的蛋白流变特性,二三级结构以及形成的热凝胶的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含1%氯化钠的兔肉肌球蛋白经100或200 MPa高压处理后,包埋的疏水基团和巯基在40~55 ℃间快速暴露,且蛋白中的α-螺旋结构的比例也显著下降(p<0.05)。其较高的热变性速率使蛋白分子得以充分解折叠与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的热凝胶的保水性,微观结构及贮能模量均优于其他处理组,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超高压技术生产低盐功能性肉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肌球蛋白 高压处理 二三级结构 热凝胶 保水性 |
收稿时间: | 2017-10-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食品工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