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柴西地区物理风化层形成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袁浩,王海峰,向海洋,廖齐明,崔力公,陈磊.柴西地区物理风化层形成机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13,34(2).
作者姓名:袁浩  王海峰  向海洋  廖齐明  崔力公  陈磊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成都610051
2.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摘    要:对柴西地区古近纪以来古气候演变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区物理风化层的形成时间和形成机制.在新近纪以来干、冷的极端高原气候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强烈构造运动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物理风化层.该区物理风化层段、水层段和油层段在纵向上构成明显的“三段式”;物理风化层之下的潜水面存在穿时现象,不能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物理风化层降低了地震信噪比,在钻井工程方面易发生井漏和井壁垮塌.

关 键 词:柴西地区  新生代  物理风化层  古气候  构造演化  模式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Weathering Layer in Western Qaidam Bas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