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铁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研究
引用本文:梁喜仁,陶功权,陆文教,关庆华,温泽峰.地铁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55(2).
作者姓名:梁喜仁  陶功权  陆文教  关庆华  温泽峰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31;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5003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
摘    要: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在地铁线路上较为常见。建立包含地铁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安定图的疲劳指数和基于磨耗数的损伤函数为一体的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分析车辆在通过三种典型曲线时钢轨的受力状态、接触点位置和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时低轨侧钢轨蠕滑力的合力指向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接触点主要位于轨顶区域;高轨侧钢轨蠕滑力的合力主要指向直角坐标系的第三象限,接触点主要位于高轨内侧轨距角处。钢轨表面疲劳指数大于0的概率较大,材料易处于棘轮效应区,同时根据损伤函数得到钢轨的损伤值大于0,即属于疲劳裂纹损伤。容易导致钢轨表面在轮轨常接触区产生与蠕滑力合力方向相垂直的裂纹,其方向与现场观察到的裂纹方向相一致。随着曲线半径的减小,轮轨蠕滑力合力显著增大。磨耗后的车轮和磨耗后的钢轨在小半径曲线上频繁地相互作用,易使钢轨材料产生棘轮效应,是导致钢轨表面产生裂纹和剥离掉块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轮轨关系  钢轨滚动接触疲劳  疲劳指数  损伤函数  蠕滑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