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负载型多分散气溶胶在管道内的传输规律
作者姓名:张积桥  张生栋  陶武清  毛国淑  丁有钱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
摘    要:放射性气溶胶的传输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研究放射性气溶胶在管道内的传输规律,首先自制了能够产生稳定的、多分散气溶胶的发生器。主要考察了稀释气流速(5~25 L/min)、气溶胶颗粒粒径(多分散体系)及固体颗粒密度(土壤、石英砂)对气溶胶在管道内传输的影响。即考察了粒径多分散的石英砂、土壤颗粒形成的气溶胶及表面负载Ag的石英砂颗粒模拟负载型放射性气溶胶,在不同稀释气流速作用下进入管道内的传输,针对每一节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收集分析,从而得到气溶胶在管道内的传输及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闭管道内,在一定流速范围内,沉积物最高频度粒径随着管道距离的增长而先增大后减小;小粒径的颗粒在传输过程中自重沉降,且由于布朗运动吸附在大粒径颗粒物表面加速其沉降速率,即减小了其在管道内的传输距离;表面负载Ag的石英砂颗粒形成的气溶胶随着稀释气吹扫导致Ag和石英砂颗粒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分凝,气流速率越大,分凝现象越明显。

关 键 词:气溶胶  多分散  传输及沉降  气溶胶发生器  分凝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