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吊臂式巡线机器人悬吊姿态自平衡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吊臂式巡线机器人在跨越线缆附件时所出现的姿态失稳现象进行了研究,从机构学的角度研制了相应的俯仰失稳自平衡机构、侧倾失稳自平衡机构,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自平衡机构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电力巡线机器人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将平衡悬架理论应用在赛车上,并在ADAMS/CAR软件中建立了某赛车前平衡悬架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在双轮同向激振工况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车轮在跳动过程中主要定位参数变化曲线。通过分析得出各参数变化量均在实际设计要求值范围内,表明所建立的平衡悬架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在赛车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平行不对中和不平衡故障转子扭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不平衡故障转子和不对中故障转子运转过程中的动力学关系,分别得到了这两种故障转子的扭转振动特征。应用DK-Ⅱ型扭振测试仪,进行了转子不平衡故障和不对中故障的扭转振动特征测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了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的特点,阐述了他们的理论基础及安全系数的定义;并通过算例对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极限平衡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应用极为广泛,在求解过程中往往要作出各种假定来解决超静定问题;有限元法克服了极限平衡法的不足,考虑了土体的本构关系,以及变形对应力的影响,计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合理。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用振型园法平衡柔性转轴的理论早在1963年由 Bishop 和 Parkinson 提出,1972年日本的白木万博等人应用专用的分析装置在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上,成功地平衡了高压缸转子和发电机转子。国内也进行了画振型园的尝试,但是应用在大型转轴上的不多,介绍这方面的资料也较少。我们在1972年应用振型分离法平衡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转轴时,觉得振型分离法是平衡柔  相似文献   

6.
对某大型磨盘体工作平衡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对不平衡量和平衡检测方式进行研究,为现场静平衡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实践表明,该理论分析科学合理,达到了良好的测试效果,为同类大型回转体零件的平衡分析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罩式炉风机设备的振动特征;基于频谱分析理论,依据“特征幅值—故障”诊断模式,针对风机典型故障提取故障特征,应用灰预测理论,对风机不平衡故障进行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8.
杨建  王国林  万治君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3):1827-1833
在分析现有子午线轮胎非自然平衡轮廓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以12.00R20和385/55R22.5两种规格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利用酒井秀男非自然平衡轮廓理论、Frank非自然平衡轮廓理论及新非自然平衡轮廓理论对胎体轮廓进行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从轮胎磨损、滚动阻力、抓地力等方面,对三种轮廓理论设计的两种规格轮胎的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酒井秀男的设计理论适合于断面高宽比较大的轮胎;Frank的设计理论适合于断面高宽比较小的轮胎;新非自然平衡轮廓理论设计能够减小轮胎磨损,降低滚动阻力等;轮胎胎体轮廓设计对轮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滚动阻力具有显著影响,新非自然平衡轮廓设计理论为低滚阻轮胎设计提供了方向参考;新非自然平衡轮廓设计理论可解决轮胎性能间不相容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微硅型扭摆式静电力平衡加速度计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详细提出了微硅型扭摆式静电力平衡加速度计设计的基本理论,根据加速度计的性能指标,应用该理论可以确定加速度计的结构参数;测量电路的回路增益、再平衡电压等电气参数。  相似文献   

10.
首先依据全矢谱理论,介绍了全矢动平衡方法的基本思想;然后从分析单圆盘转子模型的振动入手,得出转子水平和垂直方向不平衡响应与转子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接着从不平衡灵敏度的角度,推导出了全矢动平衡方法与传统动平衡方法各自的不平衡灵敏度表达式,因为不平衡灵敏度高的转子平衡精度较高,通过比较全矢动平衡方法与传统单通道动平衡方法各自的不平衡灵敏度,证明了全矢动平衡方法具有较高的平衡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High-speed rotating machines can be very sensitive to rotating mass unbalance that is a major source of harmful vibration for many types of rotating machinery. A balancing procedure is therefore needed for all high-speed rotating systems. To save the time and cost of off-line balancing, many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on-line balancing devices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 an active balancing device, which is of an electro-magnetic typ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n active balancing method using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is proposed. The stability of active balancing control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stable condition for active balancing control is derived by estimating the errors of influencing coefficients. A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using influence coefficients of the standard model is proposed whe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otor system are changed. The stability of the balancing method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法的柔性转子虚拟动平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有效地降低回转机械由于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故障,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柔性转子系统虚拟动平衡研究。提出了若干种降低系统振动的平衡方案,并分别对平衡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以寻找最优的平衡方案。实验验证了虚拟动平衡提出的最优平衡方案,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旋转机械系统实际动平衡过程的启动试机次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转子动平衡方法处理非平稳数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转子全工况动平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频信号频率变化函数构造匹配的旋转算子,将启车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旋转,准确提取出转频分量。通过添加试重,结合全息动平衡方法获得各个转速下的迁移矩阵,实现转子全工况的动平衡,避免了传统动平衡方法需要获取稳态数据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确定出转子的失衡量和失衡方位,有效降低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同时减少平衡过程中的启车次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稳态平衡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利用起动过程中的瞬态幅度信息进行柔性转子双面平衡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三圆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测点模态比(Modal ratio among measurement points coefficient,MRMP coefficient)的概念,并通过转子起动过前两阶临界区的瞬态幅度求得两平衡面处的测点模态比,在此基础上将平衡试重组按一、二阶模态进行分解。改变试重组的角度,通过3次加试重起动过程,分别在一、二阶共振区内借助共振幅度值和对应阶模态试重组,利用三圆平衡法完成了对转子前两阶模态不平衡的校正。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需要相位信息的平衡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转子的瞬态残余振动,而且避免了传统模态平衡方法对转子先验模态知识的过多要求,提高了平衡效率。  相似文献   

15.
超低速动平衡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体的质量均衡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的重要参数。针对立式离心机的动平衡测量提出一种新方法,给出这种方法的理论推导,描述了基于这种新的动平衡方法而设计的测量系统。实验证明,新的动平衡测量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整套测量设备工作稳定、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电磁式自动平衡头控制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电磁式在线自动平衡装置(简称“自动平衡头”),给出了平衡准则,针对只能单方向移动平衡质量的自动平衡头,提出了一种快速随机寻优的控制策略,与普通随机寻优相比较,平衡盘移动迅速,准确,缩短了动平衡时间。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动平衡测量中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动平衡测量中的具体实践,发展了一种能够在强变频率结构背景噪声干扰下确保高精度提取幅值和相位的自适应消噪方法。同时提出了分段变步长的策略和初始值选取措施,使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及可靠性。实验结果和在实际动平衡测量系统上应用表明:该文所发展的方法适合动平衡测量应用,完全满足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An accuracy improvement for balancing crankshaf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e to measurement errors, the final accuracy of rotor balancing may not be satisfie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modified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associated with multi-plane techniq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ccuracy in balancing crankshafts. This method extends the conventional influence coefficient method, in which two trial masses in one balancing plane are employed, to one utilizing three trial masses in one plane. On the basis of three trial runs, the balancing accuracy can then be improv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influence coefficient matrices resulting from the minimization of measurement error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ified approach is carried out by the verification of accuracy improvement in experiments, balancing two crankshafts.  相似文献   

19.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惯性力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微电子装备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贴片机采用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定位和姿态调整机构而带来的惯性力平衡问题。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惯性力平衡的条件是其质心在惯性坐标系中是固定的。为了获得这个惯性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质心矢量表示成平台的位置和方向的函数 ,然后 ,从质心矢量的表达式中推导惯性力平衡的条件。最后给出实例来应用惯性力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跨转子轴系现场动平衡需频繁启停机的问题,结合影响系数平衡法和模态振型平衡法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轴系无试重整机动平衡法。综合转子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有限元技术,通过仿真构建与轴系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相符的转子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柔性转子共振分离原理,分析轴系振型和不平衡振动阶次以确定各跨转子加重平衡平面数和位置,分别在各跨转子平衡位置处施加不平衡激励,获取轴系平衡转速下各振动测点处不平衡响应,计算出相应的加重影响系数,从而取代轴系现场动平衡中需要多次启停机试重测取过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通过解平衡矢量方程组得到轴系所需的平衡配重。最后以模拟百万兆瓦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四跨五支承柔性转子轴系试验台为例,应用该方法开展了2 700 r/min转速下轴系四个平面同时配重动平衡试验,单点降幅最高达53%,实现了无试重下柔性转子轴系整机动平衡,可有效减少因盲目试重次数,节省平衡费用和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