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常见缺陷案例,通过带电检测、诊断试验及解体检查等方式找到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技术,目的在于提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制造、检修与运行维护水平,为厂家、检修及运维人员分析与处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提供技术参考,减少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颖 《河北电力技术》2013,(6):13-15,38
介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的原理,分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和诊断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带电诊断试验,认为带电检测诊断方法可有效判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中的缺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结构和检测方法,分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中的典型缺陷,认为电阻片受潮和老化是造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少避雷器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贾宏智  田野  葛猛 《吉林电力》2011,39(6):39-40
通过一起220 kV复合绝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水受潮故障分析,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在发现和认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进水受潮和底绝缘劣化两种缺陷同时存在情况下的有效性,及电气量检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注意的问题,论述了不同检测技术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发现了一起11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受潮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分析缺陷是由阀片受潮劣化引起,避雷器顶部和底部受潮尤为严重。针对此次缺陷,提出了正确选择避雷器、开展带电检测和红外测温诊断、加强停电试验消缺等措施来预防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分析中发现,对阀片存在缺陷的避雷器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时未检出局部放电特征信号。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模型,研究阀片柱中不同位置阀片存在缺陷时,以及不同缺陷类型时避雷器阀片表面的电场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存在缺陷时和无缺陷时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柱的表面电场分布,研究局部放电测试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缺陷的敏感程度,并针对仿真研究内容搭建试验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的结果与仿真得到的结论一致。研究发现:局部放电测试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两端的阀片缺陷较为敏感,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中间部位的阀片缺陷敏感度较低。研究结果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局部放电现场测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避雷器是变电站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主设备的安全。对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中的阻性电流异常进行了研究,通过停电试验、解体检查等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最终确定为受潮故障。针对此次分析,发现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避雷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于及时发现其内部缺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在避雷器结构设计选型和运行人员的维护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提高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王昕炜  马劲东  李虎  何帅  刘茜 《电工技术》2022,(21):128-130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因具备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和通流能力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其长期运行可能会出现发热、绝缘性能下降等缺陷。综合运用带电检测技术对某22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诊断与分析,经停电试验和解体检查,发现异常原因是避雷器内部的阀片明显放电,最终导致异常发热。  相似文献   

9.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电力设备过电压防护的重要元件,其运行状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还会给被保护设备带来影响,甚至引发电网接地故障。红外检测作为一种带电检测手段,能及时发现运行避雷器的潜在缺陷,评价避雷器是否能继续带电运行,避免缺陷扩大为电力事故。本文以红外检测发现500kV避雷器受潮缺陷为例,分析了避雷器绝缘受潮的发热特征,并通过解体分析,总结了避雷器受潮的原因及绝缘劣化规律,同时证明了红外诊断发现避雷器绝缘缺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量异常的事件,通过红外测温、在线监测、运行中持续电流及停电试验等状态检测方法,判别、分析出避雷器状态量异常缺陷的发生部位。根据状态检测数据作出异常避雷器内部严重受潮的结论。解体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证明了状态量检测对及时、准确发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缺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相比传统的停电检测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现场检测时带电设备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耦合电容关系,不可避免地会给被试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来干扰。在分析"一"字形排列避雷器相间干扰基础上,结合实际检测案例,分析外界空间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在现场干扰条件下,当边相发生异常后采用边相补偿方式会导致正常相阻性电流检测数据异常,造成对避雷器设备状态的误判。现场检测时需根据实际干扰因素,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老化缺陷的诊断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老化缺陷的诊断方法。缺陷分析过程中,采用了阻性电流测试、红外检测与停电试验结合的方法,并对各项试验的意义、作用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对氧化物避雷器老化缺陷判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是电力系统内广泛采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它通过吸收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冲击能量,保护发电厂、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免受过电压冲击.近年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因具有优异的非线性、良好的通流容量和持久的抗老化能力,逐渐取代了其他类型的避雷器,成为电力系统新一代的过电压保护设备[1-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在运行电压下呈绝缘状态,通过的电流很小,但是若避雷器存在受潮、老化、脏污等缺陷,将导致其性能劣化,严重者甚至发生避雷器爆炸、对地短路等事故[3-4].因此,加强对运行中避雷器开展定期巡视及带电检测,及时发现并消除避雷器存在的缺陷,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红外热像技术测试原理进行简单阐述,并结合多起避雷器设备发热缺陷检测案例,说明红外热像技术对避雷器故障发现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通过对避雷器红外热成像分析,可以有效发现避雷器早期局部受潮缺陷和阀片老化,比泄漏全电流检测发现受潮缺陷更及时、更直观。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综合诊断、分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首先利用在线全电流监测仪发现异常泄漏电流数据,随后再运用泄漏电流测试、阻性电流测试、红外成像检测和绝缘电阻测试等组合检测技术确诊避雷器的故障隐患。通过现场试验及解体检查,验证了组合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检测中的可行性和互补性,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误安装在变压器一次主位置的变压器中性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超压状态运行的泄漏电流参数、红外热像图温场变化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快速判定此类缺陷的方法,提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全电流判定避雷器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综合红外诊断和停电检查结果,对一起11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击穿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从温度、热像特征两个方面对红外测温检测技术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局部温差可以作为发现缺陷的一个额外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湖南某变电站35 kV避雷器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结合避雷器例行试验、解体检查、伏安特性测试对带电检测技术结果进行验证。参照状态检修规程,对避雷器进行了及时更换,避免了因设备缺陷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一起110 k 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发热缺陷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缺陷避雷器的红外检测图谱和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阻性分量试验结果,推断发热的原因为内部受潮。对该避雷器进行解体检查,发现避雷器中上部阀片受潮导致发热异常,验证了推断。并从订货、选型、运行方面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智能化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并建立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状态监测系统。在线监测器可以记录避雷器动作电流幅值、极性、次数和发生时间,显示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峰值、功率损耗,通过蓝牙通讯方式接收测试数据,按照综合温度因子的统一判据,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并能自动显示预警信息,从而实现避雷器的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