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发展新型锡石捕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光 《有色矿山》2003,32(5):27-30
1—羟基—2—萘甲羟肟酸和2—羟基—3—萘甲羟肟酸是同分异构体。用2—羟基—3—萘甲羟肟酸为捕收剂,TBP为辅助捕收剂,浮选粒度—44μm占100%,-11μm占11.3%的锡石细泥,从含锡1.36%的给矿得到含锡37,39%,回收率91.21%的锡精矿;用它的同分异构体1—羟—2—萘甲羟肟酸浮选粒度-22μm占100%,-11μm占76.8%的锡石细泥,从含锡1.01%的给矿得到含锡18.85%,回收率92.68%的锡精矿。它们都是锡石的有效捕收剂,再次证明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型捕收剂2-羟基1-萘甲醛肟的合成方法,将该捕收剂用于浮选包钢选矿厂的稀土浮选给矿(含REO10.95%),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的捕收稀土矿物,粗选获得的粗精矿REO品位为38.08%,回收率为85.3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选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1-羟基-2-萘甲羟肟酸和2-羟基-3-萘甲羟肟酸是同分异构体。用2-羟基-3-萘甲羟肟酸为捕收剂,TBP为辅助捕收剂,浮选粒度-44μm占100%,-11μm占11 3%的锡石细泥,从含锡1 36%的给矿得到含锡37 39%,回收率91 21%的锡精矿;用它的同分异构体1-羟-2-萘甲羟肟酸浮选粒度-22μm占100%,-11μm占76 8%的锡石细泥,从含锡1 01%的给矿得到含锡18 85%,回收率92 68%的锡精矿。它们都是锡石的有效捕收剂,再次证明浮选药剂的同分异构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贾利攀  车小奎  郑其  张雷 《金属矿山》2011,40(7):106-109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油酸钠、水杨羟肟酸和牦牛坪稀土捕收剂(主要成分为羟基萘羟肟酸)浮选氟碳铈矿的规律,并对其浮选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捕收剂、硅酸钠的用量对氟碳铈矿的浮选影响显著;油酸钠和牦牛坪稀土捕收剂较水杨羟肟酸有更好的浮选效果;在氟碳铈矿的零电点pH=8.5附近,3种捕收剂对氟碳铈矿的浮选效果最佳;羟肟酸类捕收剂在氟碳铈矿表面发生络合反应,而油酸钠可能以静电吸附和分子吸附为主;药剂在矿物表面的竞争吸附或形成配合物均破坏了缔合羟基;水杨羟肟酸和牦牛坪稀土捕收剂在红外光谱图的2356 cm-1附近有新的峰形成,可能是螯合反应形成的五元螯合环。  相似文献   

5.
国外某富铁型稀土矿中铁、稀土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连生包裹紧密,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分离困难,本文通过优选铁矿物选择性抑制剂和稀土矿物捕收剂,形成适于该矿石分选的浮选降铁-磁选除杂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REO品位为2.95%, Fe2O3含量40.30的稀土矿样品,以RF-10为铁矿物抑制剂、RFS为稀土矿物捕收剂,经浮选降铁-磁选除杂工艺可以得到REO品位为36%的稀土精矿产品,铁矿物脱除率达95%,论文研究成果为含铁稀土矿的有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某极低品位稀土矿,REO含量仅0.82%,低于最低工业品位。本研究采用磁选预富集抛尾,减少了68.82%的浮选入选矿量。浮选在弱碱性介质下,以水玻璃为脉石矿物抑制剂,改性羟肟酸Wr为稀土捕收剂,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一次扫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含REO 30.06%,回收率52.77%的浮选精矿。浮选精矿经磁选提纯后获得了含REO品位60.12%,回收率30.01%的稀土精矿和REO品位18.12%,回收率22.76%的稀土次精矿。  相似文献   

7.
DZX-9捕收剂浮选冕宁低品位氟碳铈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氟碳铈矿型稀土矿浮选,一般需脱泥预处理后用芳香烃羟肟酸或改性羟肟酸等捕收剂在一定条件下浮选可获得合格的氟碳铈精矿[1-3]。四川冕宁三岔河低品位氟碳铈矿型稀土矿含泥高,REO品位仅为1.65%,氟碳铈矿呈不等粒嵌布,矿物组成相对复杂。以弱磁选-重选后所得到的粗精矿(简称重精矿,REO品位为3.73%)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浮选捕收剂难以获得满意效果,采用自研DZX-9为捕收剂,在pH=8~9,碳酸钠、水玻璃为调整剂,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二次精选,实验室小型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产率为5.70%,REO品位为60.31%,REO回收率为92.16%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任俊  卢寿慈 《矿冶》1997,6(4):38-41
通过对氟碳铈矿纯矿物和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以及吸附量测定的研究,阐述了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萘羟肟酸对氟碳铈矿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对氟碳铈矿均具有良好的浮选选择性。两者相比,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浮选选择性好,而萘羟肟酸的浮选捕收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闫宝宝  景慧  刘永茂 《金属矿山》2019,48(8):98-101
蒙古国某低品位稀土矿石REO含量为1.50%,矿石中稀土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中,粒度一般为0.005~0.20 mm,矿物结构多为粒状、板状、柱状或片状,采用常规稀土浮选药剂浮选难以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通过浮选稀土载体矿物磷灰石进而实现稀土浮选的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F-716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闭路浮选工艺,获得了稀土精矿REO品位11.65%、回收率86.95%的指标,为该稀土矿石资源工业利用提供了依据,可以为我国同类型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稀土矿产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闫宝宝  景慧  刘永茂 《金属矿山》2007,48(8):98-101
蒙古国某低品位稀土矿石REO含量为1.50%,矿石中稀土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中,粒度一般为0.005~0.20 mm,矿物结构多为粒状、板状、柱状或片状,采用常规稀土浮选药剂浮选难以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通过浮选稀土载体矿物磷灰石进而实现稀土浮选的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F-716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闭路浮选工艺,获得了稀土精矿REO品位11.65%、回收率86.95%的指标,为该稀土矿石资源工业利用提供了依据,可以为我国同类型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稀土矿产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四川某稀土尾矿中含萤石27.58%,重晶石45.25%,氟碳铈矿1.25%,由于长期堆存,其综合回收利用难度大。试验通过磨矿—萤石浮选—萤石精矿磁选分离稀土—萤石尾矿重选回收重晶石的选矿流程,可综合回收利用萤石、重晶石及稀土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以YS-1#为萤石捕收剂,EM326为重晶石抑制剂,通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六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萤石精矿品位大于95%的指标,对浮选萤石精矿进一步强磁分离稀土矿物,可获得萤石精矿CaF2品位97.63%、回收率73.57%、稀土精矿REO品位38.57%、回收率45.27%的指标;萤石浮选尾矿通过分级—重选流程可获得重晶石精矿BaSO4品位90.35%,BaSO4回收率75.48%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主要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其嵌布粒度细,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萤石、重晶石、锶钡硫酸盐矿物等伴生矿物含量高,矿石泥化现象严重,造成稀土矿物难以回收利用。针对目的矿物的分布情况和矿石性质,确定了浮—磁联合的工艺流程,重点考察了脱泥、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等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了预先脱泥,磨矿细度-0.074 mm占65%,采用水玻璃为抑制剂,新型捕收剂103为捕收剂,SL-301为起泡剂的“预先脱泥—两粗—三扫—三精—精扫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品位30.38%、回收率73.74%的浮选精矿和品位11.93%,回收率13.41%的浮选次精矿;浮选精矿通过磁场强度为1.19×103 kA/m的“一粗一扫”强磁作业后,获得品位61.11%、回收率60.09%的最终稀土精矿,浮选次精矿经场强1.19×103 kA/m的强磁产出的粗精矿和浮选精矿经强磁产出的中矿混合再次经过1.19×103 kA/m强磁作业后产出品位56.03%、回收率3.87%的稀土磁选次精矿,磁选产出的精矿和次精矿总回收率达63.96%。  相似文献   

13.
温胜来  陈少学 《金属矿山》2015,44(12):79-82
四川某氟碳铈稀土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氟碳铈矿,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且含泥量大。为开发利用该矿石,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条件下,以水玻璃为调整剂、改性羟肟酸为捕收剂,经2粗2精1扫闭路浮选,可获得REO品位为42.30%、回收率为72.59%的浮选精矿,浮选精矿在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0 T条件下经1次脉动高梯度强磁选,可获得REO品位为60.20%、作业回收率为93.00%、对原矿回收率为67.10%的最终稀土精矿,从而实现该氟碳铈稀土矿石的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偏光显微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结合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白云鄂博尾矿的物质组成,稀土矿物嵌布特征、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稀土的含量(REO)为6.42%,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长石、闪石、辉石、云母、重晶石和磷灰石等;稀土矿物嵌布粒度细小,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单体解离度分别为55.07%、50.47%,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极为复杂。约95%的稀土元素赋存于稀土独立矿物中,约百分之五的稀土以类质同象或细小包裹体分散在其它矿物中。基于上述稀土矿物的嵌布特征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特点,推荐采用分级一磨矿一浮选流程进行试验,以实现稀土矿物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稀土冶炼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低钙高品位稀土精矿浮选试验研究。以水玻璃为抑制剂、黄药为硫化矿捕收剂、羟肟酸LF-8为稀土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采用反浮选脱硫、一粗三精一扫正浮选稀土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REO含量65.86%、回收率90.57%、CaO含量3.40%的高品位稀土精矿。该工艺可为绿色稀土冶炼工艺提供合格原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及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等分析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床主矿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中铌在独立矿物中的富集状态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矿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中稀土品位为9.1%,以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为主,且二者比例约为2∶1,元素以轻稀土元素为主;铌品位高达0.27%,铌矿物主要有易解石、烧绿石、铌铁金红石、铌铁矿和褐钇铌矿,五种矿物中易解石含量最高为0.30%;铌独立矿物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细粒及微细粒包裹体存在于其他矿物中;铌铁矿中铌元素质量占比最高,最大可达54.53%,易解石中铌元素分布率最高为31.80%,五种铌矿物含铌量之和占该类矿石中铌总量的80.59%。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和化学等分析测试手段,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2.27%的条件下,对白云鄂博西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特性和粒度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矿石的矿物学特征和工业选矿流程的可行性,对原则流程进行了制定并进行了条件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新型稀土捕收剂CMS-1和抑制剂CAM-1,通过稀土浮选开路试验得到REO品位为10.17%,回收率为86.15%的稀土粗精矿。采用新型萤石捕收剂CMK-2和抑制剂CMP-1和CMP-2,通过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得到CaF2品位90.80%、回收率33.00%的萤石精矿,为选别同种类型矿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白云鄂博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对该矿的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稀土尾矿中萤石含量为26.6%,铁矿物含量高达16.4%,硅酸盐矿物霓辉石、钠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共计19.9%,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含量共计15.7%,稀土矿物含量有3.9%。稀土尾矿原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76.50%,萤石矿物与铁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大量连生,经过磨矿后稀土尾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92.38%。此研究结果为该矿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