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世明  邹兵 《电站辅机》2015,36(2):19-22,39
为了回收锅炉排污及除氧器排汽的余热工质,提出了综合回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某6×200MW火电机组的回收系统为例,该设计方案的锅炉排污及除氧器排汽综合回收利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高、易操作。建立了锅炉排污及除氧器排汽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综合回收利用系统每天单机对外的热水供应量达434.6 t,降低了机组的发电煤耗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将蒸汽喷射泵技术用于回收火力发电机组除氧器排汽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及成效分析。在驱动/引射汽源压力均在较大范围波动的情况下,得到了出口压力稳定的蒸汽以实现除氧器废汽的回收再利用,并实现回收系统排汽压力自动调节,完成自动排氧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除氧器在运行中为了排除氧气而对空排汽,浪费了煤和水。在一些老设备上曾有过回收余汽的装置,但收效不大。我们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首先在一台大气式除氧器上取得了回收全部余汽和余热的良好效果,后来推广到其他四台除氧器上,也都得到预期效果。据估计一台3万千瓦机组的除氧器每年可回收排汽形成的冷凝水1000吨,收回的余热折合标准煤约80吨。一、余汽冷却器型式的选择石景山电站有两台除氧器各装有一台余汽冷却  相似文献   

4.
使用增压换热泵 ,实现了除氧器排汽的回收利用 ,为火力发电厂完成热力系统“零”排放迈出了第一步 ,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电站除氧器余汽回收技术方案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力除氧原理对电站锅炉给水进行除氧,不可避免地损失部分工质和热量,除氧器排汽声也造成噪音污染.利用蒸汽喷射热泵技术对除氧器余汽进行回收再利用,并能实现自动排氧,应用此技术机组的环保水准、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均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强  陈建军 《电站辅机》2010,31(2):21-24
为缓解除氧器内加热蒸汽过剩的矛盾,将汽动给水泵的排汽,由排入加热蒸汽系统改排至高压加热器。通过能效分析后,用汽动给水泵取代电动给水泵,可有效降低厂用电率与供电煤耗,提高经济效益;汽动给水泵的排汽改排至高加,将使主汽轮机抽汽至除氧器加热蒸汽进行梯级利用,提高了热电厂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发电厂除氧器废汽排放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的问题,介绍了通过除氧器系统改造实现废汽回收的方法,并对改造后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高压除氧器废汽热量回收利用的经济原则我厂两台十万千瓦机组高压除氧器的废汽,自投产以来都排向大气。在当前能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打算采用加装废汽冷却器的方法来回收这部分废汽的热量。按照传统设计,冷却水采用除盐水(或软化水),吸热后回到低压除氧器。但我厂受除盐水量和管线太长的限制,只能采用1号低加前的凝结水作为冷却水源。凝结水在废冷器内加热后回收入高压除氧器。对此,意见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用凝结水冷却不经济,会降低机组的热效率;有的认为不管怎样废汽的热量能够回收总比排大气浪费掉要经济。为此,通过以下的定量计算来分  相似文献   

9.
当前火电厂锅炉定排扩容器闪蒸蒸汽、除氧器排汽等类型乏汽的回收技术在不断更新,但因回收方式和参数设定的不同,同一汽水的回收的经济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等效热降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对各种回收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10.
韦存海 《热力发电》2008,37(2):88-88
十里泉发电厂共有7台发电机组,其中1号~5号为140 MW机组,6号、7号为300 MW机组.机组对外供热非采暖期汽源为7号机组除氧器余汽回收热泵来汽,采暖期为7号机组除氧器余汽回收热泵和2号机组除氧器余汽回收热泵来汽及300 MW机组高压辅助蒸汽.  相似文献   

11.
以N300-16.7/538/538型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无除氧改造研究,以复合凝结水真空除氧系统代替常规除氧系统,并对影响改造后的机组除氧效果及热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小汽机的排汽压力进行优化,还对改造前后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该类型机组进行无除氧器改造可以大大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降低发电煤耗。  相似文献   

12.
罗彤 《广东电力》2001,14(2):59-60,67
珠江发电厂发电机组出现汽水品质超标的情况,通过汽水品质分析,找到了水质氢离子交换电导率超标的主要原因;汽机真空系统不严密和除氧器排汽门开度偏小。提出了保证汽水品质合格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会利  曹晨  柳杨 《电站辅机》2010,31(3):19-22
空冷机组的排汽被冷凝成凝结水后,将进入带有除氧器的凝结水箱。针对凝结水和补充水的含氧量及给水的除氧要求,分析了该真空除氧器的性能特点。根据凝结水除氧和补充水除氧区域内、外筒的结构特点,以及水雾化喷管和填料层的蒸汽阻力压损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了措施,同时,也对除氧器和凝结水箱的气-汽混合物的排气量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2种直接空冷凝汽器试验标准VGB-R131Me和DL/T 552—1995在试验边界条件和修正过程上的异同。用2种试验标准计算了亚临界600 MW机组空冷凝汽器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评价空冷凝汽器性能的指标系数R(VGB-R131Me试验导则)和综合性能系数Kt(DL/T 552—1995)都大于1,并且2个性能评价指标R和Kt的高低变化都呈现相同的规律,凝汽器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值。探讨了2种方法在确定低压缸排汽焓和计算基准流量上的不足,针对具体工程事例,应以准确测量的进除氧器的凝结水流量作为凝汽器性能计算的基准流量,并利用汽轮机本体的能量平衡来计算低压缸排汽焓,作为计算进入空冷凝汽器热负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除氧器排汽的因素,通过对125MW机组增设除氧器排汽冷却器的经济性分析,认为100MW、125MW、200MW机组增设该冷却器可以减少能源损失,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除氧器集总参数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内置式除氧器的喷雾除氧段、混合换热段、鼓泡段及除氧器热力参数计算等子模型的分段数学模型,以反映除氧器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如喷嘴雾化、蒸汽排管布置等对除氧器热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台超临界600MW机组的除氧器为例,分别利用分段模型及非分段模型模拟不同设计工况下的除氧器工作状态。结果表明:分段模型的精度及稳定性远高于传统非分段模型,可用于深入分析除氧器的热力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DL/T1141-2009《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开展运行除氧器性能测试工作,提出新的测试方法,即高精度溶氧检测仪分析方法,对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超临界空冷机组除氧器的除氧特性、水力特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对除氧器整体性能进行评价.通过测试,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和优化规程中的试验步骤,提高测试准确性,并能提供维持水汽系统正常运转的最小联氨量和除氧排汽门的最小开度建议值,从而降低热量和工质的损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型机组除氧器暂态过程一直是机组安全运行广为关注的问题,文中通过对某国产300MW机组在功率突变工况下,除氧器有关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除氧器热平衡方程,得出机组在该工况下给水泵不会发生汽蚀的结论。原因为供至除氧器的抽汽压力虽然下降,其他汽源的存在阻止除氧器压力(给水焓值)的过快降低,给水泵密封水的回水引入前置泵入口,降低了该处水温,使下降速度较除氧水箱水温延缓的现象水明显,指出该型设计的300MW国产机组除氧器的设计标高可以进一步降低,节省大量的土建投资,而对前置泵入口滤网的堵塞现象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除氧器布置优化及暂态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坚 《电力建设》2006,27(9):41-0
除氧器低位露天布置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但是,除氧器优化布置的必要条件是保证给水泵在除氧器滑压运行时发生甩负荷的危险情况下给水泵不汽蚀,并对给水泵吸入管管径进行优化选择。除氧器的暂态计算是除氧器优化布置的先决条件,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做出一些假定,以便使计算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