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离子液体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双重作用,其在溶解、催化降解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采用[Bmim]Cl离子液体对对位芳纶1414织物进行预处理,分析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图片观察织物表面处理效果,结合处理后织物强力,确定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Bmim]Cl离子液体在200℃处理10 min后,芳纶织物表面存在坑洞和凹槽。采用阳离子红2GL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羊毛纱线染色过程中加入[Bmim]Cl离子液体以提高上染率的方法,测试并分析了[Bmim]Cl离子液体处理和羊毛染色同浴过程中[Bmim]Cl离子液体和温度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mim]Cl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羊毛纱线的上染率先增大后减小,用量达30%时上染率最大,羊毛纱线的断裂强力呈下降趋势,干摩较高、湿摩不够理想;离子液体处理和羊毛染色同浴法可实现羊毛的低温[(60~70)℃]染色,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氯化物([Bmim]Cl)、1-丁基-3-甲基溴化物([Bmim]Br)和1-烯丙基-3-甲基氯化物([Amim]Cl),探索了离子液体对羽毛的溶解与再生规律,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溶解前后羽毛蛋白的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羽毛在离子液体[Amim]Cl和[Bmim]Cl中的溶解度分别达到8%(80℃)和5%(80℃),但不溶于离子液体[Bmim]Br.通过羽毛蛋白/离子液体溶液可制备再生羽毛蛋白膜,所得再生羽毛蛋白膜能较好地保持原羽毛蛋白的二次结构,即离子液体是羽毛的非衍生化优良溶剂,经溶解、再生,再生羽毛蛋白膜的结晶度较原羽毛蛋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新型绿色溶剂,以其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4种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处理玉米秸秆,比较预处理后物料的酶解效果,并考察预处理后秸秆的成分、表面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对酶解效率的影响,以探究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酶解效率的机制。结果表明,[Emim]Ac、[Amim]Cl、[Bmim]BF_4等3种离子液体在130℃下处理玉米秸秆1.5 h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木质素,有效地打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键,提高酶解效率。其中,[Emim]Ac具有较好的木质素选择性脱除效果,使木质素去除率达54.47%,有效破坏了包裹着纤维素的致密网状结构,增加物料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使纤维素由晶型I转变为更易酶解的晶型II,使预处理后秸秆的酶解效率提高到91.20%,是预处理前酶解效率的4.77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在全细胞生物催化中的作用,有必要考察离子液体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啤酒酵母为实验菌种,通过测定酵母菌的生长量、糖代谢效果、生理活性,观察菌落状态、菌体细胞壁等方法,探讨不同浓度[Bmim][PF_6]离子液体处理对酵母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PF_6]离子液体对酵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离子液体对酵母菌的致死效果微弱,与超临界CO_2、高浓度苯甲醇处理会导致绝大多数酵母菌死亡的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用N-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合成了离子液体[Bmim][Cl],再用N-甲基咪唑和烯丙基氯合成了离子液体[AMIM][Cl]。以合成的[Bmim][Cl]与FeCl_3·6H_2O反应制备相应的磁性离子液体[Bmim][FeCl_4],红外测定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物质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7.
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两种离子液体作为棉浆粕的溶解体系,并制备了再生棉浆粕纤维素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质构仪对棉浆再生前后纤维素膜进行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将棉浆直接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再生后纤维素晶型由Ⅰ型向Ⅱ型的晶型转变,热稳定性略有下降 再生纤维素膜结构致密均匀,力学性能优异,在[Bmim]Cl和[Emim]Ac中拉伸强度分别可达94.55MPa和39.15MPa.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羊毛的亲水性,提高羊毛的染色性能,采用[BMIM]Cl、[EMIM]Br、[BMIM]Br 3种不同的离子液体对羊毛纤维进行处理,筛选出处理效果最佳的离子液体,同时分析处理温度、离子液体质量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离子液体处理羊毛纤维,其表层结构遭到破坏,而且用[BMIM]Cl离子液体处理效果最好,处理的最佳工艺为:[BMIM]Cl离子液体的质量分数为30%、染色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10 min。经过处理后,明显提高了羊毛的亲水性,色牢度达到要求,改善了羊毛的染色性能,还可以实现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9.
文摘精粹     
《毛纺科技》2012,(9):65
离子液体处理羊毛的染色性能/汪南方(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翦育林//纺织学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11,(9).-86~90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Bmim]Br、[Emim]Br、[Bmim]Ac、[Emim]Ac处理羊毛,并研究离子液体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处理后羊毛的上染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Emim]Ac处理效果最好,其最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的离子液体[ Bmim] Br、[ Emim] Br、[ Bmim] Ac、[ Emim] Ac处理羊毛,并研究离子液体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处理后羊毛的上染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 Emim] Ac处理效果最好,其最终上染率达到93.95%,而未处理的原样上染率仅为78.9%,...  相似文献   

11.
使用离子液体溶解羊毛和纤维素纤维制备共混丝,为生产制备假发提供环保原料。首先制备离子液体[Bmim]Br,然后用其溶解羊毛和纤维素纤维,探究不同的溶解温度、时间对纤维素纤维和羊毛溶解度的影响,探讨了羊毛/纤维素纤维共混比、凝固浴种类、凝固浴温度等因素对纺丝效果的影响,最后对羊毛/纤维素纤维共混丝进行了阻燃处理。离子液体[Bmim]Br溶解羊毛的最佳工艺为:温度120℃,溶解时间10 h,搅拌器转速350 r/min。溶解纤维素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温度100℃,溶解时间6 h,搅拌器转速350 r/min。共混丝纺丝最佳工艺为:6%羊毛溶液和6%纤维素溶液共混比为3∶7,搅拌器转速为350 r/min,混合温度60℃,凝固浴为蒸馏水,凝固浴温度为25℃。利用阻燃剂SFR-130对共混丝进行阻燃处理,共混丝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N-甲基咪唑、氯丁烷和氯丙烯为原料合成两种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Bmim]Cl)和1-烯丙基-3-甲基氯代咪唑([Amim]Cl)预处理混合办公废纸(MOW),分析其对MOW脱墨效果和成纸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处理可以改善纤维的某些表面特征,在绝干条件下经过离子液体预处理的MOW,可使其脱墨效果更好,白度明显提高,纤维形态更加均匀,相近打浆度下抄纸,抗张、耐折、耐破等物理指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娜  王兆梅  肖凯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302-304,308
以酵母β-葡聚糖和凝结多糖这两种高结晶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和DNS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对多糖结晶结构和酸水解效率的影响。XRD图谱分析发现,[Bmim]Cl预处理后酵母β-葡聚糖和凝结多糖的结晶度明显下降。离子液体[Bmim]Cl预处理酵母β-葡聚糖和凝结多糖显著提高其酸水解效率。在4mol/LTFA及100℃条件下,酵母β-葡聚糖(水解时间2h)和凝结多糖(水解时间3h)酸水解产物中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84.36g/100g和96.07g/100g,明显高于未经离子液体处理的53.44g/100g和46.80g/100g。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丙酮为溶剂合成目标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将合成的[Bmim]Cl、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形成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并溶解猪皮皮粉。讨论不同种类的盐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猪皮皮粉溶于猪皮皮粉溶于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溶解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双水相体系中,盐为K2HPO4且浓度为65.5 mg/mL时溶解猪皮胶原情况最好,平且当猪皮皮粉的质量分数为10%时,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回收的离子液体以及猪皮胶原再生膜进行红外分析,观察得到回收的离子液体的较好,猪皮皮粉溶解前后胶原二级结构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合成了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代盐([Amim]Cl),并探讨了脱脂棉纤维素在该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测定了原、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结果表明溶解前后纤维素的聚合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溶解温度的提高、时间的延长,再生纤维素聚合度降低;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脱脂棉纤维素在离子液体[Amim]Cl中溶解和再生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脂棉纤维素可直接溶解于离子液体[Amim]Cl而不发生其它衍生化反应。再生纤维素较原纤维素结晶状态由纤维素I转变为纤维素Ⅱ,再生后纤维素热分解温度降低,热稳定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刘礼水 《福建轻纺》2013,(10):18-21
离子液体[BMIM]Cl作为纤维素溶解纺丝的优良溶剂,文章通过莫尔滴定法研究了蒸馏温度和蒸馏时间对离子液体浓度的影响,并离子液体纺丝溶剂[BMIM]Cl减压蒸馏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减压蒸馏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这为离子液体蒸发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丙酮为溶剂,采用两步法合成目标离子液体[Bmim]BF_4。将[Bmim]BF_4、K_2HPO_4和去离子水混合形成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用于溶解猪皮皮粉。研究了影响该双水相体系对猪皮皮粉溶解能力的因素。发现盐K_2HPO_4为0. 25g,温度为62℃,离子液体质量为2. 00g,且当猪皮皮粉的质量分数为14%时,溶解率可达13. 12%,溶解效果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酸、碱、酶法),且离子液体回收率高。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等多种仪器分别表征胶原蛋白溶解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其过程是胶原先充分溶胀后再溶解;溶解出胶原的质量明显较(酸、碱、酶法)传统方法处理的量高。皮粉经溶解再生后,其再生胶原呈无规卷曲构象,主体结构仍然是以结晶结构为主体的胶原蛋白。但是,因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溶解过程削弱胶原蛋白分子之间的氢键(对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造成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胶原方法,是一种极具深入研究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丙酮为溶剂,采用两步法合成目标离子液体[Bmim]BF_4。将[Bmim]BF_4、K_2HPO_4和去离子水混合形成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用于溶解猪皮皮粉。研究了影响该双水相体系对猪皮皮粉溶解能力的因素。发现盐K_2HPO_4为0. 25g,温度为62℃,离子液体质量为2. 00g,且当猪皮皮粉的质量分数为14%时,溶解率可达13. 12%,溶解效果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酸、碱、酶法),且离子液体回收率高。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等多种仪器分别表征胶原蛋白溶解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其过程是胶原先充分溶胀后再溶解;溶解出胶原的质量明显较(酸、碱、酶法)传统方法处理的量高。皮粉经溶解再生后,其再生胶原呈无规卷曲构象,主体结构仍然是以结晶结构为主体的胶原蛋白。但是,因离子液体的结构与性质,溶解过程削弱胶原蛋白分子之间的氢键(对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造成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胶原方法,是一种极具深入研究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利用羽毛绒蛋白资源,研究了其溶解性能,采用三元溶剂、溴化锂和离子液体([Amim]Cl)3 种不同的溶解体系,测试不同溶解工艺参数下羽毛绒的溶解度,并通过纤维图像自动采集和识别系统监控羽毛绒在溶解过程中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三元溶剂和溴化锂溶解羽毛绒时溶解度低,而[Amim]Cl能将羽毛绒全部溶解。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离子液体溶解体系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羽毛绒溶于离子液体在312nm处有特征吸收。基于特征吸收建立了羽毛绒蛋白的定量分析曲线,该曲线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Amim]Cl可打断羽毛绒蛋白二硫键,且不破坏蛋白质构象。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使用非生态染料和助剂对人体造成伤害,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天然彩色棉纤维在[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中的溶胀与溶解性能。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温度和时间对纤维溶胀和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天然彩色棉纤维在[BMIM]Cl溶剂中均产生横向的不匀性溶胀继而溶解,但溶解性能存在差异。棕棉和绿棉纤维比白棉纤维更易溶解。碱处理和酶处理提高了纤维溶胀速率和溶胀尺寸,酶处理后纤维在[BMIM]Cl溶液中变为均匀溶胀。棕棉在溶解过程中色素物质分布相对稳定,绿棉纤维色素物质随纤维溶解而向外扩散。温度对棉纤维的溶胀有很大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棉纤维的溶胀度增大,达到最大的溶胀尺寸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