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了10 t级大吨位防爆胶轮车液力机械传动防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介绍了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方法与过程,提出了动力匹配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整车的牵引特性曲线与结果。最后以最大功率利用率为目标,对10 t级大吨位防爆车辆传动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经优化,整车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百公里油耗等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四、液力变矩器的特性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表征液力变矩器特性的基本参数是:泵轮力矩 M_1与转速 n_1;涡轮力矩 M_2与转速 n_2;效率η;以及力矩系数λ;变矩系数 K 和转速比 i等。这些参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液力变矩器的特性通常用这些参数的变化关系曲线来表示。这些关系曲线叫做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曲线有:  相似文献   

3.
杨健康 《煤矿机械》2012,33(6):34-36
以传热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液力变矩器的发热原因以及发热量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数学模型,编程计算二者的共同工作点。最后,通过WC8E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验证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在不同工况下液力变矩器的发热量,得出该车液力变矩器冷却系统需要的散热量。  相似文献   

4.
以传热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液力变矩器的发热原因以及发热量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数学模型及编程计算二者的共同工作点。最后,通过WC8E煤矿用液力传动车辆验证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在不同工况下液力变矩器的发热量,得出该车液力变矩器冷却系统需要的散热量。  相似文献   

5.
任志勇 《煤矿机械》2014,35(11):102-104
在分析煤矿防爆液力传动车辆防爆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选型设计方法基础上,推导出了防爆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匹配功率、匹配扭矩计算公式,进一步提出了用解析法求解二者共同工作特性的方法,并以WC8E煤矿井下防爆无轨胶轮车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同时与井下工业性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方便、准确,更适合计算机编程计算,能够很好地对煤矿液力传动防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进行匹配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6.
矿用防爆内燃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用防爆内燃机与液力变矩器匹与的计算分析,建立了井下无轨胶轮运输车,用防爆内燃机与液力变矩器匹与的数学模型,为井下无轨运输的传动系统匹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井下防爆胶轮车用柴油机与变矩器的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TY6/20FB型井下防爆低污染中型客货胶轮车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与分析,论证了该车传动系统中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的合理性,也为井下防爆无轨运输胶轮车传动系统匹配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煤矿液力传动车辆专用闭锁液力变矩器进行分析,推导出闭锁液力变矩器动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和闭锁条件,提出了一种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液力变矩器闭锁时车辆速度的计算方法,以WC8E(B)煤矿井下防爆无轨胶轮车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并与实际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对煤矿液力传动防爆车辆闭锁车辆速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挖掘机的液力变矩器及柴油发动机外特性模型,推导出液力传动系动力匹配的数学计算公式,并给出一种工程上实用的匹配计算方法和优化目标评价参数。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进行合理的匹配,以满足挖掘机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通过实际产品的全功率和部分功率匹配计算,验证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数学模型以及二者匹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理统计的最小二乘法、显著性检验等理论建立微型计算机拟合液力变矩器特性曲线的方法,能达到比手工绘制特性曲线既准确,又省时的目的。这一方法曾多次应用于液力变矩器试验数据的处理过程,证明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典型煤矿车辆换挡规律的基础上,将防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视为一个新型动力源,提出了一种将防爆柴油机油门开度、液力变矩器高效区两端最小速比和最大速比这3个参数作为换挡规律的控制点,以提高液力变矩器涡轮输出功率为目标的换挡规律。同时建立了该类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原以液力变矩器高效区两端最小速比和高效区最大速比这2个参数作为换挡规律控制点的换挡规律进行对比,验证该种换挡规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换挡规律在提高煤矿液力传动车辆传动系的动力性的同时,也能提高该类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和运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液力变矩器选配工作中,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分析结论不足以支持选配工作,需借助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曲线,全面分析变矩器在极端工况下的适应性能。为此以液力变矩器转矩传递理论为基础,对比不同性能参数变矩器和发动机共同工作特性曲线,对选型及标杆车变矩器共同工作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来支持选配工作。分析表明:分析高原环境下变矩器和发动机共同工作的后备功率,可区分变矩器的适应能力,避免极端环境下动力输出不足。  相似文献   

13.
重点研究DM152B型液力变矩器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CFD平台的滑移网格技术对该型变矩器内流场进行全流道瞬态数值模拟和特性计算,同时结合液力变矩器特性测试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大功率、高转速液力变矩器流动特性预测和研究提供了有效数值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和中南传动机械厂共同研制的YBQ323W型液力变矩器,是专为防爆柴油机胶套轮机车配套的,使该机车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液力机械传动,已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 此项成果是在YBQ323B型液力变矩器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原型液力变矩器是国产5 t液力叉车的成熟配套产品,但是不能与柴油机实现良好匹配。为此,新型液力变矩器取消了1个导向轮,由原先的单级3相4工作轮改为单级2相3工作轮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其有效直径不变,基本有效数据亦与原型相同。在工业性试验中,针对液力变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煤矿车辆液力传动系统工作中的能量损失产热和强制水冷式散热过程,提出一种适用于煤矿车辆的液力传动系统热平衡分析与计算方法,以液力变矩器全工况范围内泵轮转矩和转速为目标,找到防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点是整个分析计算的关键,并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整个共同工作范围内液力变矩器泵轮的转矩和转速,得出全工况下系统发热量,然后根据建立的热平衡方程,计算出冷却系统需要的散热量和油冷器的散热面积。以某WCJ5E防爆胶轮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了该热平衡分析计算方法在煤矿车辆上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陈乃巨  于海波  刘苹 《煤矿机械》2011,32(12):26-28
通过对6102柴油机和国产315S液力变矩器匹配计算,介绍了液力机械传动匹配的一般计算过程,为煤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传动系统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方法和依据,证明了该型号柴油机和变矩器匹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液力机械传动由于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方便的操纵性、优越的动力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而在矿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相结合共同工作时具有新的特性,可以视为新的动力源,其特性不同于单纯的发动机特性,它与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有极大关系。即使一台具有良好性能的发动机,如果与液力变矩器匹配不合理,也不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性能。本文就对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严明霞  石博强 《矿业快报》2006,25(11):40-42
基于未确知理论中盲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用LabVIEW语言编写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程序。并以一装载机为计算实例,得到匹配后的输出特性曲线和牵引特性曲线。与常规计算相比,盲数计算结果给出了曲线变化的区间带,反映了客观实际的不确定因素,为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匹配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JZC-l0井下自卸汽车的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通过计算机进行了各工况的匹配计算。根据F6L912W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和YJ305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穴特性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和回归程序,计算了二者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并进行了各档牵引特性和爬坡能力计算,得到了JZC-10井下自御汽车各档最大牵引力和最大爬玻能力。为该车动力传动系统元件选型和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战凯 《有色金属》1996,48(3):6-10
对JZC-10井下自卸汽车的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通过计算机进行了各工况的匹配计算。根据F6L912W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和YJ305液力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和回归程序,计算了二者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曲线,并进行了各档牵引特性和爬坡能力计算,得到了JZC-10井下自卸汽车各档最大牵引力和最大爬坡能力。为该车动力传动系统元件选型和总体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