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移动代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软件技术,可有效解决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天然特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移动Agent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的模型,并深入阐述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移动代理技术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上的计算机安全已是一个十分严重和普遍的问题,传统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及人工响应已不能满足复杂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入侵检测系统已成为网络计算机系统中一个有效的防范检测手段。论文主要讨论的是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MAIDS)的设计首先给出了MAIDS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目标;随后对MAIDS的体系结构及部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对MAIDS的层次结构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给出了MAIDS的开发平台及环境,以及本文的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芳  郑义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51-53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在体系结构上的灵活性、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本文将Agent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探讨了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技术和模型。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及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及Agent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了构成基本构架的各个子系统在整个模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给出了各自的设计实现方法,并重点讨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中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简单描述了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IEEE802.11的最新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漏洞隐患,然后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并分析了WLAN内入侵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实施要点,最后详细描述了应用于两种不同类型(其中包括基础结构模式和移动自组网模式)WLAN的入侵检测模型架构。这些模型架构充分考虑了WLAN的布局特点,其中基础结构模式采用可应用于大规模网络的、分布式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系统由中心控制台和监测代理组成;移动自组网模式内的入侵检测则采用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并在路由协议中加以实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Petri网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李晓华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2):130-13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非法的入侵与攻击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安全,对入侵和攻击进行检测与防范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讲述了Petri网(PN)和有色Petri网(CPN),通过将入侵分为“存在”,“顺序”,“偏序”三种类型,描述入侵检测系统(IDS)中的攻击模式用Petri网实现,并且给出了使用有色Petri网描述攻击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入侵检测有利于集各种检测方法之长,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是入侵检测的新思路。文章总结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缺点,结合Agent的有关理论,提出一种入侵检测系统,此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从软件体系上解决分布式入侵检测面临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AIAD-IDS,并给出了对编制软件进行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中 ,由于检测组件的位置固定和通信的问题 ,使得入侵检测系统本身易受到攻击 ,为此提出将内部节点封装为移动Agent。此外 ,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 ,特别讨论了移动Agent位置随机化、Agent之间安全通信、选举服务器等多种机制以提高抵抗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和移动代理技术,在分析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基于移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吕智勇  王燕  张束 《信息技术》2006,30(5):170-172
将生物免疫系统的原理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免疫的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组成该系统的Agent在网络的各个节点间流动.实时监测网络状况,同时Agent能够互相识别各自的行为并能根据潜在的策略采取适当的反应。与其它的入侵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增加了层次性、分布性、可适应性、健壮性、自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安全策略。它实现了网络系统安全的动态检测和监控。文章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检测方法,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赵红宇 《电子质量》2002,(10):19-24
入侵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安全策略,它实现了网络系统安全的动态检测和监控。文章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检测方法,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广泛使用,作为系统核心部件的网络攻击特征库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论文根据网络攻击特征库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将网络攻击特征库分解为入侵行为特征描述库和入侵确认库两个核心库,通过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案可显著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CORBA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模型和实现技术等。系统由物理上分散的管理点和检测点两部分组成,能够对大型分布异构网络进行有效的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5.
Early warning model of network intrusion based on D-S evidence theo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plication of data fusion technique in intrusion detection is the trend of nextgeneratio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In network security, adopting security early warning technique is feasible to effectively defend against attacks and attackers. To do this,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IDS must be gathered and the current intr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must be analyzed and estimated. This paper applies D-S evidence theory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fusing information from detection centers, making clear intrusion situ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arly warning capability and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IDS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6.
基于3G网络安全系统的入侵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新民 《通信技术》2010,43(6):98-100
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的安全是3G系统正常运行和管理的基本保障,3G信息的安全性和网络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已成为3G网络安全将面临更大挑战。文中给出入侵侵检测(IDS)技术的概念并对入侵检测系统做了描述和分析。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中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主动防御策略应对3G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基于3G入侵检测的防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式匹配的告警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告警关联技术是入侵检测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对解决目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告警数量大、告警信息含量少、虚警数量大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在我们设计开发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DACIDS)中通过对入侵行为模式的匹配而进行告警关联的方法。入侵行为模式是定义在时问基础上的一组谓词公式,其实质是通过时间限制联系在一起的入侵事件的集合。该方法在对大量告警进行关联的同时,对虚警的处理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网络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全面分析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技术,结合Cavium公司的多核网络处理器的架构特点及其混合操作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方案,确保了系统吞吐能力、扩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Wireless Mesh Network (WMN) is an emerg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that is growing in importance among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s a cost-effective way of providing Internet services. However, WMN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malicious nodes given their inherent attributes such as decentralized infrastructure and high dependence of node cooperation. We then propose a distributed and Collaborativ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CIDS) architecture for detecting insider attacks at real-time, which comprises: i) a Routing Protocol Analyzer (RPA)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routing traffic and generate respective Routing Events; ii) a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Engine (DIDE) that treats the Routing Events by applying Routing Constraints and calculate related Misbehaving Metrics; iii) a Cooperative Consensus Mechanism (CCM) to check the Misbehaving Metrics using a proposed threshold scheme and to track down the source of intrusion. The entire CIDS solution is implemented in a virtualized mesh network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CIDS architecture efficiently detects message fabrication attacks with good precision and low resource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引入蜜罐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架构分析和模块分析,并对一般的入侵和入侵检测行为进行了描述,最后提出了入侵检测中博弈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