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Planning》2016,(7)
北海老街位于广西北海市的老城区,是广西北海市的核心开发街区,也是一条极具保护价值与开发价值的老街区。文章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北海老街的保护性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性开发的建议,以期为北海老街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调查了北海老街的建筑类型和代表建筑,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对建筑物的特点、实用性和生态学分析,提出了针对北海老街建筑与环境及其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10年北海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后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老城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基于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北海历史城区在新的发展语境下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保护引领、民生改善、创新管理等策略,在解决老城人居环境改善的同时,兼顾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4.
吴强 《城市规划》2007,31(5):93-96
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在基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的设计上,认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与空间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彬 《建筑与环境》2013,(5):133-135
海口骑楼历史街区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了海口自开埠以来重要的历史记忆。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目前较为衰败残破。本文通过对骑楼老街现状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主要探讨骑楼历史街区应如何保护与更新再利用,如何发掘原有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重塑老街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需要更新再利用,修旧如旧和改造优化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对于有旅游价值的老街来说,如何进行高品质的改造是重点。北海老街骑楼是地方特色名片,作为历史文化旅游街和商业性质的骑楼,较好的改造方法能保留骑楼空间特色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以北海老街骑楼为例,分析骑楼建筑与现代需求的融合方法,总结出特色建筑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7.
结合哈尔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将PPP模式应用于哈尔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可行性,并阐述了PPP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利于提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历史建筑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势在必行。而历史建筑建档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础工作,是保护和再利用城市历史建筑的依据。本文选取台州市历史建筑海门老街武圣庙,综合应用历史建筑点云数据、DLG、三维模型等数据,运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等新测绘技术,开展历史建筑建档探析工作,为建立台州市120处“一幢一档”历史建筑资料库,推动台州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厚岸村历史悠久,现存古民居数量居泾县之最,但发展相对泾县其他古村落略显不足,亟需保护与开发。通过对厚岸老街的实地调研,分析其规划和建筑特征,针对老街空间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传统历史街区空间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策略。通过保留原始空间、重塑空间节点、激发街区活力等具体策略,在老街整体空间的角度下进行改造和修复,以提升老街品质,延续并传承厚岸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西安曲江新区因借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而开发成功,成为全国新区开发的典范,曲江现象、曲江模式应运而生。在城市新区开发中,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棘手问题。因此在曲江模式下引入历史文化标识体系,打破单一保护的格局,追忆城市历史,以提高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最终达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
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和破坏。目前,在许多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上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本文全面阐述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基本情况,客观分析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遇到的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化投资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宇丹 《建筑学报》2006,(12):52-53
立足于市场运作机制下,历史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如何把对历史文化遗产中文化价值的利用转化为有利益回报的投资工具,借鉴欧洲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投资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安居古镇的历史沿革、商埠兴起、发展现状、文化习俗等分析其古镇和老街的空间特性,探讨历史文化名镇体制下的古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价值,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空间肌理延续、建筑分类微循环、动态可持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的多元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晶 《华中建筑》2014,(12):119-123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相对较早,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棘手问题。因此,引入RBD概念,借鉴西方国家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通过理论梳理与认知,探究RBD模式的历史街区再生性保护方法,进而以实例论证,最终为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再生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李沁 《建筑与文化》2011,(8):100-101
滇越铁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的发展在铁路及其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目前滇越铁路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通过建立"遗产廊道"以实现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特别对滇越铁路著名的碧色寨车站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开发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相关的理论依据,并对开发构建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于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湖南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成为新时期地方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文物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规划五个方面对张谷英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规划实施策略,有利于实现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1):35-37
永州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永州通过立法、普查登记、确定传承人、产业开发等措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培养传承人与培育非遗生存土壤相结合、公权保护与私法保护兼顾、一般关照与分类保护相结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以历史文化名城介休为例,研究和分析了介休古城历史格局和文化环境营造方法;针对其文化空间特征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提出了创造多元化文化空间的新思路;通过进一步明确介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价值定位,从城市发展和古城保护规划角度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结合市域文化景观的建设,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与发展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8)
济宁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济宁市的城市灵魂。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进一步加强。对京杭运河济宁段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前遗产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思路与策略,以促进京杭运河济宁段历史文化遗产更有效的保护和旅游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大陆地区掀起一阵古镇热,古镇在发展的同时也给保护带来了很多问题。台湾地区的文化背景与大陆相似,且在老街保护方面发展时间较长,有较高的借鉴与研究价值。文章介绍了台湾老街的基本情况与形成历史,以四个重要案例剖析了台湾老街保护的发展历程,指出以社区营造为代表的"文化塑造"与"群众参与"是台湾老街保护的特点与成功关键,并应思考未来更为多元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