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地处内陆干旱区,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权制度建设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将区域水权分配与行业取水许可管理有机结合,对高效配置水资源,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市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依据,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出流域的水权内涵、界定原则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并对开展流域水权交易和水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开展水权交易,建设水权管理制度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套灌区在节水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面对水资源紧缺的现实,迫切需要把水资源配置的调整,水权的明晰、水权转换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水权理论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机制.文章在阐述水权基本理论基础上,论述基于水权理论的水权转换、水市场、水价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并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资源的配置是解决水资源冲突的一个重要途径。统筹考虑用水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决策交互等情况,以期合理配置水权。【方法】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分别基于多准则决策来构建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博弈论构建主从博弈模型进行水权配置,并联系实际情况对配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种方案的适用性。【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方案总水权相同,博弈论方案用水总收益为65 167亿元,较多准则决策方案的59 649亿元提升了9%;两种方案在绍兴、金华和台州等城市的水权配置结果以及总收益十分接近,博弈论方案水权分配结果较符合各地区用水需求,多准则决策方案在衢州、湖州和丽水的水权分配远超其需水量。【结论】多准则决策方案在信息较少时可依据各项指标对水权进行粗略度量。构建的水权配置指标体系有其合理性,但定权及评价等还不完善,配置结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主从博弈模型能够有效调和不同层次的冲突,满足用水个体供水保证率,水权配置结果也更科学合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情况。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水权配置结果,可为管理者进行水权分配科学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邦斌 《治淮》2006,(7):17-19
水权制度是现代水管理的基本制度,初始水权分配问题是水权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水权流转的前提,也是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需要。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目前国家通过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及相关制度来配置水资源的管理模式日益显得僵化和低效,水权不明晰导致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用水户之间得不到合理配置。因此,建立淮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协商机制,制定初始水权分配程序,对于编制淮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佟金萍  马剑锋  仇蕾 《人民长江》2009,40(20):67-70
如何选择和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有效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水资源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已成为解决水问题的紧迫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的变迁过程,得出基本结论:① 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是一个以水权制度变迁为轨迹,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调整、创新和适应过程。② 现阶段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机制是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二元机制。③ 流域水资源适应性配置运行机理的关键在于水权交易市场主体的适应性和交易市场系统的涌现性。  相似文献   

7.
许有兵 《水资源保护》2017,33(S1):73-75
分析我国水权转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权转换必须遵循的原则,认为推动水权转换必须以农业用水为目标,以水资源配置最不合理的地区为关键突破口,建议采用“保权让水”水权转让模式。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全球性危机不断涌现,使水资源合理配置逐步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水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研究方式逐渐深入。评述了国内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起源、内涵和意义,阐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配置模型的发展历程,提出水资源配置应开展多水源、多用户、复杂系统的联合优化配置,建立水权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权、水价和水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水资源价值的确定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得以量化和水资源配置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的必要条件。在分析水权、水价和水市场几个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价值模型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确把握水资源配置内涵科学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矫勇 《中国水利》2004,(19):6-9
目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已进入确定水资源配置方案阶段.规划阶段水资源配置的概念和内涵,是为确定初始水权服务的,是为下一步法律上的水权分配或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奠定规划基础.规划阶段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中,各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标的确定是关键问题,其间涉及3个过程:一是科学分析,二是民主协商,三是政府裁决.规划中水资源配置应遵循公益性用水优先的原则,地区间配置的公平原则和用水行业间配置的效益优先原则.在工作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流域、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研究具体的水资源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