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徐金锋 《中国石油石化》2008,(7):I0029-I0029
近期,笔者随片区财务代表到基层加油站检查走访,发现一些加油站员工对保险柜的使用和管理不规范,钥匙保管的指定人员不统一,结果导致了资金短缺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同唱一首歌     
王艳平 《中国石油石化》2008,(3):I0012-I0012
元旦前夜,烟台公司栖霞十八站站内灯光通明,趁进站车辆不多的空隙,员工们卸下一天工作的劳累,饶有兴致地练起了大合唱。原来,这天一早,加油站的老客户“金山弘肥料有限公司”经理特地给站上送来一张邀请卡,希望员工们能够参加他们公司的元旦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3.
以持续不断的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紧扣实际的创新寻找营销突破点,加油站从零座到47座,终成为区外市场中夺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500次阻断险情、无数次管网压力骤降聚升……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临危不乱,忠于职守,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底气”支持。  相似文献   

5.
马钊 《中国石油石化》2008,(3):I0044-I0048
走进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兰州分公司慧达加油站,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数字和耀眼的殊荣:销量连续六年超万吨,截至2007年10月底,零售量比上年同期增加747吨,增长8.91%“全国巾帼建功示范岗”、“甘肃省青年文明号”、“中油集团先进班组”、“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加油站”等锦标锦旗熠熠生辉。然而,这一切都与加油站经理田旭辉的凝聚效应、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门子PLC的司钻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石油钻机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钻机PLC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各种逻辑控制、实时检测和诊断、状态显示和故障处理等功能.阐述了以工业计算机IPC、PLC和人机界面(HMI)组成的核心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气动、液压控制系统相比较,基于PLC的司钻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更高可靠性、先进性和适应性,系统容易操作、维护和扩展,易于适应野外油气田钻井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韩在油气勘探、乙烯项目方面的合作,为两国经济合作注入全新的内容。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加强,也预示着东北亚能源合作体系萌动。  相似文献   

8.
HS1802打包机自安装投用以来,一直达不到使用要求,经常出现故障,特别是主压、预压设备发生了严重的泄露和研损现象,经分析后认定主要是HS1802打包机液压系统存在问题,并对之进行改进,更换了主压、预压油缸并加大了压包压力,改造后的效果显著,设备实现了平稳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9.
关乎车市走向的中国汽车消费税改革方案正在推进中。一位汽车业资深人士近日透露,财政部目前正在研究制订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下半年可能出台细则。新办法的核心是降低小排量汽车的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的税率。这对SUV,尤其是中低档SUV是个巨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吉林油田公司把基层建设的内涵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与生产经营管理进一步结合,激活班组“细胞”,为公司又好又快助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凝胶法(油中成型法)制备超顺磁性 γ-Al2O3颗粒。用浸渍的方法在磁性γ-Al2O3表面负载BMIMPF6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得到离子液体改性的BMIMPF6/γ-Al2O3吸附剂。分别用XRD、SEM和VSM等手段对磁性γ-Al2O3和BMIMPF6/γ-Al2O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以噻吩(T)、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BMIMPF6/γ-Al2O3对这3种硫化物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随着BMIMPF6负载量的增加,BMIMPF6/γ-Al2O3对T的饱和吸附量下降,对BT和DBT的饱和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与T相比的DBT的吸附选择性SDBT/T随着BMIMPF6负载量增加而增大;与BT相比的DBT的吸附选择性SDBT/BT随着BMIMPF6负载量增大先增加,当BMIMPF6负载量达到磁性γ-Al2O3的10%(质量分数)后,SDBT/BT不再变化。采用10%BMIMPF6/γ-Al2O3对柴油样品吸附脱硫重复使用4次后,仍可将柴油的硫质量分数从69.0 μg/g下降到24.7 μg/g。  相似文献   

12.
将NiO/γ-Al2O3催化剂制成自支撑的薄片,采用原位红外的方法探究了噻吩分子在Ni上的吸附模式。将稀土Ce引入,对NiO/γ-Al2O3催化剂改性,发现Ce可以改善NiO的还原性能,并增强噻吩吸附时的S-金属直接作用,改善了噻吩脱硫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热分解、沉淀法从硝酸盐或氯化盐制备出ZnO、Fe2O3、CuO、MnO2、CaO 5种金属氧化物,并采用干混法制备出系列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500℃、3600h-1、40%H2、0.4~0.6%H2S和N2平衡的条件下,评价了单一金属氧化物、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测试新鲜脱硫剂的还原性能,并使用XRD对新鲜和硫化后的脱硫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ZnO高温煤气脱硫剂较单一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具有较高和稳定的脱硫效率、较长的反应时间、大的硫容。ZnO与可还原金属氧化物复合改变了其还原性能,并在硫化前或后形成新的物相,显著提高了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压固定床加氢实验装置研究了NiZnO/SiO2-Al2O3反应吸附脱硫剂在H2气氛下的还原反应规律,采用XRD、XPS等多种手段分析了还原工艺条件对NiZnO/SiO2-Al2O3催化剂基本性质和晶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iZnO/SiO2-Al2O3催化剂在不同还原工况下具有四种晶相结构;高还原温度和长还原时间会导致NiZn合金的生成,从而显著降低吸附的脱硫能力。催化汽油反应吸附脱硫评价表明,优化的还原工艺条件是保证催化剂的NiO完全还原,同时防止NiZn合金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Ni/ZnO脱硫催化剂由于其脱硫精度高,辛烷值损失小而被广泛关注。但是在脱硫过程中存在ZnO易于失活、活性组分Ni易于团聚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载体ZnO的改性被广泛研究,然而关于载体ZnO的形貌和粒子尺寸对催化剂性能以及活性组分Ni的分散程度的影响却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控制碱浓度分别合成了粒状、短棒状和纳米线状ZnO,并以其为载体,负载金属镍后,制备成脱硫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SEM,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正庚烷-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the morphology , and size of ZnO support对催化剂的脱硫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以线状形貌的ZnO为载体制备的脱硫催化剂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其脱硫率高达98.2%,这主要是由于ZnO载体的线状结构有效抑制了表面Ni原子的团聚,降低了金属活性组分镍的粒子尺寸,提高了其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同时纳米线状结构减小了噻吩在反应过程中的扩散阻力,提供了有利于硫转移和扩散的通道,因而使其在脱硫反应过程和再生性过程中具有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棒状CuO-ZnO复合氧化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CuO-ZnO吸附剂,采用TG、SEM,XRD,BET方法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吸附剂的反应吸附脱硫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CuO-ZnO复合氧化物呈棒状结构,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为500 ℃;Cu的掺杂有效改进了反应吸附剂的脱硫性能,Cu的最佳掺杂量(w)为10%,掺杂Cu后脱硫率较Ni/ZnO平均脱硫率提高17.4百分点,且能延长有效脱硫时间,吸附剂在45 h左右仍能保持较高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Ni-Zn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预还原、吸附条件、模拟油的不同组分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态的Ni是吸附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吸附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673 K、1.0 MPa,模拟油中的烯烃组分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比芳烃的影响大。吸附剂在温度673 K、压力1.0 MPa、液时空速60 h-1、氢气与模拟油的体积比为200(氢气体积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时对含硫质量浓度100 mg/L的模拟油A的硫容为360 mg/g。噻吩首先在Ni原子上进行氢解生成H2S,然后H2S快速与ZnO结合生成ZnS。此外该吸附剂对原料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γ-Al2O3、VO2和V2O5为催化剂,在连续固定床微反装置上、500℃下,考察了噻吩在常压下的脱硫反应过程,并进行了噻吩原位吸附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XRD等表征。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采用具有单纯L酸中心的催化剂时,噻吩脱硫反应的转化率很低;采用具有单纯氧化-还原中心的催化剂时,噻吩可被氧化成CO、CO2及SO2,但转化率也较低;采用既具有酸中心又具有氧化 还原中心的V2O5时,由于酸中心和氧化-还原中心的协同作用,噻吩脱硫反应的转化率最高,H2S和SO2的产率也最高。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噻吩可以被钒氧化物的晶格氧氧化,同时V2O5与VO2失去部分晶格氧被还原为V2O3等低价态产物;由于V2O5比VO2活泼晶格氧数目多,较易被还原,因此噻吩脱硫反应的SO2产率更高。V2O5表面存在的L酸中心Vn+-O-V为噻吩的初始吸附中心,L酸中心与临近的V=O双键的作用促进了噻吩的氧化。  相似文献   

19.
Ni/ZnO吸附剂脱除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4%的Ni/ZnO吸附剂,以FCC汽油为原料,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评价了Ni/ZnO吸附剂对催化裂化汽油的吸附脱硫性能以及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压力和较低的体积空速有利于提高Ni/ZnO对FCC汽油的吸附脱硫效果,并且汽油辛烷值损失小。Ni/ZnO吸附剂脱硫的适宜操作条件为: 温度370~380℃,吸附压力2.0MPa,氢/油摩尔比1.5,体积空速4.0h-1,此时吸附剂的穿透硫容 (硫质量分数达到30μg/g时,认为吸附剂穿透,测定吸附剂中的硫质量分数,即为吸附剂的穿透硫容。)为2.54%,汽油辛烷值损失1.1个单位。该吸附剂可以再生,多次循环使用后其脱硫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载体对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在H2中程序升温还原负载的磷钨酸盐的方法,合成了不同载体(SiO2、TiO2、γ-Al2O3及其二元复合氧化物γ-Al2O3-SiO2、γ-Al2O3-TiO2、SiO2-TiO2)负载的磷化钨催化剂。通过TG-DTA法研究了还原磷化过程,采用BET、NH3-TPD和XPS等技术表征了合成的催化剂,评价了催化剂的噻吩、吡啶、二苯并噻吩和咔唑的催化活性。γ-Al2O3或含γ-Al2O3的复合氧化物载体使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前体的还原磷化变得较为困难,不同载体所负载的磷化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表面酸量和催化剂表面P和W的价态分布以及加氢精制活性均有较大差别。TiO2载体对活性W物种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WP/TiO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催化活性,尤其对二苯并噻吩HDS和咔唑HDN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