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鞍山市汇金国际金融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89688m2,工程项目受场地限制,现场规划布局变化频繁。文章介绍了一种高层建筑混凝土泵管余料回收再利用施工技术,采用在建筑物外边缘安装垂直于地面的波纹管道,及时将楼层润泵砂浆和混凝土余料有组织排放到三级沉淀池,沉淀后的余料可用于制作混凝土预制块、场地硬化等原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废水用于现场绿化和除尘,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相似文献   

2.
曾志辉  邱茂  易志宇 《建筑施工》2021,43(10):2148-2150
针对星城天地项目场地狭长且呈阶梯式走向的特点,充分利用场地内永久性设施,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策划设计.形成了狭长场地下阶梯式污雨水收集、处理及利用的成套施工技术,实现了对路面和裙楼屋面雨水、冲洗污水的收集、处理和使用,提高了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可为施工场地狭小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曾志辉  邱茂  易志宇 《建筑施工》2021,43(10):2148-2150
针对星城天地项目场地狭长且呈阶梯式走向的特点,充分利用场地内永久性设施,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策划设计.形成了狭长场地下阶梯式污雨水收集、处理及利用的成套施工技术,实现了对路面和裙楼屋面雨水、冲洗污水的收集、处理和使用,提高了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可为施工场地狭小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为载体,针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竖向结构领先于水平结构施工,筒内外施工步距不一致,致使混凝土浇筑次数多,混凝土泵送系统的管道清洗将产生大量废水、余料,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超高层建筑泵送系统清洗及余料处理施工技术的创新,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利用,并降低了废渣水的排放,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绿色施工。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设置承压滞水疏导系统,克服圆砾层无法锚固抗浮锚杆的施工难题,“化堵为疏”将滞水进行合理疏导并加以回收利用,既保护了施工场地的水土资源,又使得基坑滞水得以回收利用,实现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公租房建设项目,针对本工程绿色施工目标高、工期短、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在工程建造阶段,进行了施工现场三维场地布置、创建BIM施工模型、碰撞检测、虚拟施工等工作,充分体现BIM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曲海龙  田盼  李坚 《建筑施工》2013,35(9):852-853
深圳市宝荷医院是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介绍了该工程中雨水回收技术、非传统用水(废水与基坑降水)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措施,这些节水措施使得工程万元产值目标耗水仅为3t,对工程开展绿色施工节约用水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绿色施工应因地制宜,并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建筑工程中可应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包括封闭防水水资源回收技术,预拌砂浆技术等。分析绿色施工管理创新制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浔峰岗停车场隧道工程将废旧模板、建筑余料等重新循环使用成功自制出钢模台车。采用自制钢模台车进行隧道二衬施工,较外购钢模台车不仅能节约成本,同时最终的施工质量表明这一套自制台车技术能确保隧道的成型质量、衬砌速度快,真正做到了"绿色施工、节能施工、环保施工",生产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黄芳林  白丽 《地基处理》2007,18(2):31-34
杭州市庆春路/新华路地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该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技术难度大、施工组织困难、安全风险大”,是杭州地下工程中最难、最复杂的项目之一。本文就本工程暗挖穿越庆春路、新华路及马市街路面综合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丰富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循环再利用,可以减小废弃混凝土对城市环境带来的负担,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措施之一.再生集料与天然集料相比有着其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针对由废弃水泥路面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其生产、施工、养护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于再生集料外观不平整、比表面积大的特性,采用振动压实的工艺能取得比较好的摊铺效果;但是碾压遍数、含水量、养护等方面的差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影响非常大;合理的级配和水泥剂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机场道面翻修、改(扩)建工程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如何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配制道面再生混凝土,满足机场道面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采用掺加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外加剂的"双掺"技术路线,进行道面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表明,所配制的道面再生混凝土性能优于普通道面混凝土,现场施工实践也表明,所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可以用于机场道面工程,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奥运公园露骨料透水路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项绿色环保技术,已经在北京奥运工程中成功应用,通过混凝土制备、摊铺施工、质量控制和冬施措施等几方面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袁斌 《山西建筑》2012,(10):163-165
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从整个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生命周期上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寿命、使用期间的性能、绿色施工上有本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庆伟 《建筑技术》2010,41(1):38-40
随着国家绿色施工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应用会越来越广。饰面清水混凝土的对拉螺栓孔眼、明缝、禅缝是体现建筑美感的重要手法,也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实现饰面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从根本上消除了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6.
郭长民 《山西建筑》2009,35(25):290-291
针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性,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措施,以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加铺层综合处治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防治沥青加铺层内裂缝的产生、发展,压浆技术处治脱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加铺层的厚度和效果。结合S116线500m长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薄层试验段压浆技术的具体实施,提出了通过控制压浆技术处治后旧路面板接缝的弯沉差来保证加铺沥青薄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荀琦  孟杰 《建筑节能》2016,(10):110-112
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的成本相比差距不大,但是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巨大,消费者的超额支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回收。通过对江苏某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与未考虑节能的方案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和实现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取得一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艳华 《山西建筑》2010,36(26):265-266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几个方面,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与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从而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郑振 《福建建筑》2014,(10):31-32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沥青混凝土以其舒适、快捷、维修养护方便、噪声小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选择了在隧道内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但隧道独特的环境因素使得铺筑隧道沥青混凝土与常见的沥青路面施工有着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漳州招银疏港高速B1合同段伍凤山隧道沥青路面施工为例,对隧道沥青施工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