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其栽培历史悠久,原产于中国。“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果实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宋代苏东坡在《橄榄》中赞道:“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生长着两种橄榄,同名异物,容易混淆。本文介绍的是原产在我国的橄榄,还有一种橄榄原产不在我国,另外撰文介绍。 南国青青果 橄榄又有青果、青子、青橄榄、绿榄、甘榄、山榄、谏果、忠果、福果等诸名。原产我国海南、云南等省区,现今,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还有野生的橄榄树生长着。我国以广东、福建两省栽培橄榄最多;广西和台湾次之;四川、云南、贵州、浙江  相似文献   

3.
林庆焕  陈文思  毕婷婷  邓贵华  庄展长 《食品与药品》2022,(2):后插16-后插20
橄榄苦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木犀科植物中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橄榄苦苷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迁移和侵袭、调控细胞氧化应激、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逆转细胞耐药性,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等.本文对橄榄苦苷和富含橄榄苦苷提取物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话橄榄     
宋斐  张岩 《食品与药品》2005,7(12B):52-53
橄榄.早在约西元前3。500年的时候就开始有记载.它主要生长于地中海及欧洲各国。以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的产量最多。在希腊神话中.众神赠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是橄榄树.在雅典这个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当时获胜者的唯一奖品就是橄榄枝。而《圣经》中记载的灭世洪水过后.也是橄榄枝带给了万物希望与和平之光。而自橄榄果中榨取的橄榄油更是宝中之宝.被称为“液体黄金”。自此.橄榄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希腊人将橄榄捣碎食用其果肉和油份.他们通常以此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女性更用橄榄油来滋润秀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橄榄小档案     
李强 《饮食科学》2004,(4):27-27
别名福果、青栗。学名C.alburn(Lour.)Raeusch产地橄榄原产于我国.福建是橄榄的主要产区,主要产地在闽侯、闽清、永泰等地。特点 橄榄属橄榄科(Bufseraceae)橄榄属(Ca]areum 1)植物.同科同属的品种还有:冬节圆、丁香、大红心、小红心、三棱榄等。橄榄呈纺锤形,绿色.成熟后呈淡黄色。果形秀美,色泽鲜润,肉厚核小。吃起来始涩后甜.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营养价值 橄榄营养丰富.尤其富含钙质。橄榄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2克.脂肪1 O克,碳水化合物1 2.O克,磷60毫克,镁1 4毫克,钙204毫克,维生素C21毫克.其中钙是被统计的33种水果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资源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参考国内外生物柴油标准,制定出一个初步的生物柴油能源植物评价标准:种子(或其他含油部位)含油量大于或等于 30%,碘值小于 120,三烯脂肪酸总含量小于 12%、四烯及四烯以上脂肪酸总含量小于 1%,十六烷值大于或等于 49,冷滤点小于 0℃,运动黏度1.9 ~ 6.0 mm~2/s.根据此标准,对共计110科814 种(含变种)国产油脂植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筛选得到可用作中国非粮生物柴油(夏用)能源植物共43科152种(含变种),其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有樟科、木兰科、茶科、无患子科、蔷薇科李属、胡桃科山核桃属等富油科属以及山龙眼科的澳洲坚果、杜英科的仿栗和猴欢喜、橄榄科的橄榄和乌榄等多种富油植物.  相似文献   

7.
橄榄树是美丽的绿色之树,橄榄枝象征着和平与吉祥。雅典奥运会上,当中国女排健儿登上领奖台的最高层时,希腊姑娘首先献给她们的是将橄榄树枝编成的花环戴在她们的头上,这一瞬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想起台湾著名女歌手齐豫演唱的三毛作词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橄榄树》,  相似文献   

8.
虞德勋 《食品科学》1983,4(7):38-38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丰富,又有悠久的烹调和食品加工的历史,对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食用色素,有着广阔的前景。黄栀子、紫草是两种药用植物,在医疗上广泛使用,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食用橙红色素和玫瑰红色素的原料。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果实中含有栀子素(黄酮类)、果胶、鞣质、  相似文献   

9.
胖大海是一种中药,因其遇水膨大成海绵状而得名。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种子.椭圆形.状如橄榄,深黑褐色.表面有皱纹,以个大、体重、坚硬、外皮与表面皱纹细、棕色、不破裂者为佳,主产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  相似文献   

10.
榧子小档案     
冯新伟 《饮食科学》2005,(10):28-28
榧子是一种红豆杉科植物的种子,其果实外有坚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很能诱人食欲。榧子和其他植物种实一样,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而且它的含量高达51.7%,甚至超过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所含的胡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高级芳香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粤东地区油脂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能源植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脂植物是能源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本地资源是开发的基础工作.粤东南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对粤东地区的油脂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共有野生油脂植物70科133属176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属7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有4科4属4种,双子叶植物有60科122属165种.粤东地区油脂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起源古老、拥有已被开发的油脂植物种类及其近缘种,均为非食用型油脂植物,应用前景广阔.建议进行资源调查,建立油脂植物信息库和优良燃料油植物的资源圃,开展基础性研究和综合利用,为我国能源植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冰 《中国油脂》2021,46(4):112-117
通过前期野外调查、标本数据整理以及文献查阅,对湖南省德夯风景名胜区油脂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90科239属429种;含种数在1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8个,分别是豆科、蔷薇科、樟科、大戟科、忍冬科、百合科、卫矛科和芸香科;含种数在10种以上的优势属有2个,分别是荚蒾属、山胡椒属;生活习性以木本为主;该区油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上主要集中在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该区油脂植物种类丰富,用途广泛,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40种(18科22属),资源开发与利用潜力较大。德夯风景名胜区与湘西地区整体油脂植物资源特征一致,与武功山、井冈山、庐山、壶瓶山油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3.
迷迭香的研究及其应用——抗氧化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迷迭香植物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引入我国。经过多项载培试验,有效成分 分析(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迷迭香双醛、乌孛酸和黄酮等),新工艺,抗氧化效能及应用试验等,取得引种驯化的 成功,得到精油和天然抗氧化剂两种产品。并在我国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罗汉果(Fructus Momordicae)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临桂、龙胜、蒙山、融安等县的山坡丘陵地区一种多年生爬蔓生的瓜科植物。罗汉果为该植物的瓜果,皮色深褐色,略有光泽,皮薄易碎,闻之有芳香气味,呈大小不同的蛋园形,最长达5~6厘米,最小、3—4厘米。我国历史上罗汉果久已作民间药物流传在广东、广西,但未见于我国历代药  相似文献   

15.
橄榄多酚的保健功效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橄榄为橄榄科橄榄属常绿乔木,民间常用其消酒毒,生津开胃,抗炎消毒等.现代理化分析研究表明,橄榄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金丝桃苷和3,3'-二甲氧基并没食子酸等鞣质类多酚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橄榄多酚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消炎镇痛、解酒护肝,抑制血糖升高,增加骨密度和骨钙含量,抗乙肝病毒等作用.荷兰DSM公司,德国Burgundy公司和法国La Gardonnenque集团及我国广东天祥,上海健奥,北京华源禾等企业均有橄榄提取物或橄榄多酚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本文归纳总结多年来的国内外文献,概述了橄榄多酚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为橄榄多酚物质的深度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橄榄核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何志勇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06,27(3):188-190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橄榄和滇橄榄核仁中提取油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两种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从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3种脂肪酸,从滇橄榄核仁油中检出11种脂肪酸,两种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73.4%和84.1%,其中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1.76%和23.68%,油酸含量分别为30.48%和58.37%,另外,油中还含有奇数碳的脂肪酸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表明两种核仁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杨天友  杨传东 《中国油脂》2022,47(12):135-140
为了解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的现状,为当地油脂植物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调查及访问,结合文献查阅和标本整理,对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有油脂植物78科150属213种,其中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204种。含种数在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个,分别是蔷薇科和樟科;在生活型多样性上,乔木油脂植物占有明显的优势,共有88种,占总种数的41.31%;种子、果实、种仁是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主要的含油部位;在植物区系上表现为以热带分布为主。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含油部位、油脂用途多样,但开发利用的种类较少,应加大对该地区油脂植物保护,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该保护区的油脂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国际橄榄油和食用橄榄协定》(International Agreement on Olive Oil and Table Olives, 2015)是国际商品协定的一种,由联合国于2015年10月9日在日内瓦万国宫谈判后通过。基于此组建的国际橄榄理事会(International Olive Council)是全球橄榄贸易领域的权威组织。该协定最早版本于1959年首签,2015年第六版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本文介绍协定内容并就以下方面进行解释:国际橄榄理事会的工作目标,橄榄油和食用橄榄的有关名词术语,成员理事会的组成方式和行政机构,各成员国在理事会的参与份额计算方式。截止2020年成员国方面的变动为伊拉克退出,增加巴勒斯坦、格鲁吉亚两个国家,文中所列成员参与份额为2020更新的数据。另外2021年毛里塔尼亚有望同意签署2015年版本协定,正式加入该组织。了解和熟悉国际橄榄油和食用橄榄协定是中国橄榄油行业融入世界贸易外循环的前提条件。作为国际大宗初级产品的主要进口和出口国,本文介绍的橄榄油和食用橄榄协定的一般原则与组织方式值得借鉴,我国应当在其它初级产品贸易规则的标准制定方面掌握主动,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9.
滕红梅 《中国油脂》2020,45(9):137-144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资料查询,对中条山区域分布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的种类、含油量、用途及蕴藏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同时对中条山油脂植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中条山区域共有油脂植物57科135属176种;在物种组成上,以蔷薇科、唇形科、豆科、榆科、忍冬科、菊科、十字花科为优势类群;在生活型上,以木本植物数量为多,占油脂植物的60.2%;在含油量上,以含油量在20%~29.9%之间的种数最多,含油量在20%以上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有136种;从用途看,具有工业用途的有158种,具有食用价值的有45种,具有医药及保健作用的有72种;含油部位以种子为主,少数为果实和种仁。松科、胡桃科、桦木科、蔷薇科、唇形科、无患子科、槭树科、胡颓子科、省沽油科、菊科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保健橄榄茶的加工与调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橄榄果中含有苦味橄榄苦苷等成分,涩味较浓,口感较差.本文介绍了以攀西地区野生橄榄果为主要原料,以枸杞、玫瑰、菊花等药食两用植物为辅料,进行简易加工和合理调配,研制出营养保健茶-清凉型保健橄榄茶和养颜型保健橄榄茶.该橄榄茶色泽美观、香味特别、口感较好、风味特殊、冲泡性好,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