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明确选购太阳镜的目的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太阳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遮阳镜,人在阳光下通常要靠调节瞳孔大小来调节光通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遮阳镜能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以减轻因眼睛过度调节造成的疲劳或由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浅色太阳镜,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品种,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当阳光不强烈的时候也可使用。浅色太阳镜由于色彩鲜艳丰富,款式新颖多样而受到年轻人的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眼对织物白度的分辨和利用分谱测色仪对荧光织物和一般白色体的色谱分析,论述荧光增白织物的光谱特征和对人眼白度视觉的影响因素。同时,推荐一种既能作为相对比较,又能有助于工艺改进的白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1人眼与眼视光诊疗设备1.1概述眼睛是人体重要的生物器官,又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光学器官,对人眼进行检查和各种参数测量不仅仅直接反映人眼健康与否、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情况,还能反映人眼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关系。临床医疗方面,对疾病的诊疗依赖于各种检测和治疗设备,眼睛也不例外,眼视光学器械是专用于人眼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检测和诊治的医疗器械及其相关配套系统。由于人眼具备生物器官和光学器官双重特征的组织,与之相关的设备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医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人眼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与识别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视频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人脸区域识别、人眼定位,人眼特征及人眼疲劳状态的判别。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灰度化和图像滤波。图像预处理旨在减少图像中无效信息,消除噪声干扰。论文采用基于皮肤颜色模型法作为人脸检测算法,实现人脸图像分割。根据人眼定位"由粗到精"的思想,采用了一种基于灰度积分投影的人眼检测定位算法,采用双向灰度积分投影法对双目区域进行分割,最后实现眼睛精确定位和识别。  相似文献   

5.
SR620型与53230A型计数器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我们比较常见的计数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SR620型计数器,另一类是53230A型计数器。那么哪一类在指标性能上更加优秀、更能满足您的要求呢?现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二级定位人眼方法,第一级进行粗略人眼定位,积分投影函数具有易于提取特征但精度不高并且抗干扰能力弱的特点,结合微分投影函数对灰度变化率识别度高的优点,提出了积分函数和微分函数相结合的微积分投影函数。微积分投影函数进行粗略人眼定位后,利用Hough圆检测有很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的特点采用Hough圆检测对人眼瞳孔圆检测,通过MATLAB平台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积分投影函数和Hough圆检测针对干扰物(如眼镜),光照变化较强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印刷行业的色彩测量与控制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色彩的观察和评价,最基本可靠的方式是借助人的视觉器官——眼睛来判断。但是,使用视觉观察的方法存在以下一些局限: 1. 视觉观察的结果很难将质量与数值对应起来;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会形成一层黄滤层,影响人眼对色彩的感觉; 3. 如果身体疲劳,精确观察色彩的能力会随之下降; 4. 人眼对色彩的记忆很差,只有在直接进行色彩对比时才表现出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明确人眼检验法和仪器检验法在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中是否结果差异。 方法 使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35批次大米样品的“整精米率”、“碎米率”、“垩白粒率”的人眼法和仪器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整精米率检验中,针对粳米检测,两种方法得到结果有系统性差异,建议采用人眼检验法;针对籼米检测,两种方法得到结果没有系统性差异,为提高检测效率,建议优先采用仪器检验法;在碎米率检验中,两种方法得到结果均有系统性差异,建议采用人眼检验法;在垩白粒率检验中,两种方法得到结果有系统性差异,建议采用人眼检验法。 结论 现阶段的可视化自动检测技术尚不能满足大米外观品质全项目的检测需求,需要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
电脑验光仪是根据眼球本身的聚焦原理及人眼的视觉特性进行屈光不正测定的。这种仪器自动化程度高,所测眼球信号经计算机快速分析,以数字显示或打印的方式输出人眼屈光不正值。由于测定时不需配镜者主诉,因此它是一种他觉验光法,也称客观验光法。  相似文献   

10.
印刷中的标准观察条件——最新ISO 3664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炯 《印刷杂志》1999,(10):31-35
<正> 色彩和密度测量是印刷中对复制质量进行控制的常用方法。但是对于一幅图像来说,这些相关的测试方法并不能代替人眼对色彩质量复制效果的最终评价。印刷复制中,我们主要是将复制图像与各种图像原稿进行比较,判断色彩复制的还原程度。例如,对一幅复制的彩色图像进行色彩质量方面的评价,常用的一种观察评价方法是将这些图像与一份原件图像的色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图像与原稿的忠实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人脸识别是一种前沿的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脸部的重要特征,通过对人眼的定位,可以获取标准人脸,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率。针对变化光照条件下人眼定位变得困难的问题,实现了一种人眼定位方法。首先通过retinex理论获取光照不变量;其次,利用边缘直方图描述符(EHD)得到人眼候选区;再次,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眼概率分布(EPM)来确定人眼精确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提出一种基于haar-like特征的双眼筛选法,该方法和EHD构成多级筛选策略,大量减少了非人眼区域,加快了SVM的分类速度。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在保证较高检测率的同时具有较少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评价弱视治疗效果的标准主要依赖于普通视力表的检查,但普通的视力检查只是测定人眼在高对比度下识别不同空间频率的视标的能力,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可比较全面地评价视觉质量,本研究用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来评价视力已经提高至5.0的弱视眼与正常视力人眼的视觉功能比较。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到我院弱视治疗后视力提高达5.0或者以上,并且已经稳定半年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用色差仪识别织物衬垫黑白板后的色差变化的方法能否有效地表征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首先通过人眼的主观目测法对覆盖织物后的样卡上标记的清晰程度来进行等级的判定,而后用色差仪对面料衬垫黑白板后的指标数值与人眼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排序,通过对比找出它们与人眼测试结果的规律,并选出相关性较高的指标来表征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通过分别测试样品的明度和色差,来探讨样品的视觉遮蔽性能。最终分析确定,色差结果与人眼的主观判断结果有密切关系,可以用来表征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并用色差结果对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进行了等级划分,建立了客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六、中国颜色体系研究开展的各项实验1.中国人眼视知觉特性的实验为实现中国颜色体系色空间中的明度,色调、彩度变化在视知觉上是等距的理论原则,进行了"中国人眼视知觉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颜色样片明度视觉等距编排评价实验"得到"中国人眼明度V与三刺激值Y的关系"结果,经数学回归计算并多次推导后得到中国颜色体系V-Y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V与Y的转换,才得到了理想的中国颜色体系明度理论值。同样,在"颜色样片色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9,(2):93-95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众所周知,手机屏幕光辐射会对人眼造成损伤,本文分析其损伤原因机理并着重探究黑暗环境下使用手机损伤人眼的原因机理。选取国内市场份额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销量最高的型号,对其在黑暗环境下不同亮度时屏幕光谱进行测量、分析,并探究手机夜览模式及蓝光保护贴膜对人眼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织物视觉遮蔽性能的客观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选用反射率测定仪对织物进行表面反射率测定,与人眼主观评级法对织物视觉遮蔽性能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探究其用于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测试的可行性,并获得与主观法相应等级的反射率分级范围。随后用该客观方法分析物理参数对织物视觉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率在白色织物(R=0.8123)及有色织物(R=0.8962)上与人眼观测结果均密切相关,并划分了视觉遮蔽等级对应的反射率范围,有色织物比白色织物的视觉遮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在未使用电脑验光仪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电脑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是根据眼球本身的聚焦原理及人眼的特性来进行屈光不正测定的。这种仪器高度自动化,所测眼球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快速分析,以打印的方式输出人眼屈光不正值及散光轴向。由于测定时不需患者口诉,所以称客观验光法。目前市面上  相似文献   

18.
在彩色误差扩散网目调处理过程中,各色通道不同的误差滤波器设计将直接影响彩色网目调图像的质量.本文对基于阶调的误差扩散方法以及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亮度和色度人眼视觉模型对误差扩散过程中的滤波器系数和阈值进行优化,实现了基于图像阶调与人眼视觉模型的彩色误差扩散网目调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彩色网目调图像的人工纹理,并显著提高再现彩色图像的色彩还原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马拉维,烟农是使用内置炉调制熏烟的。由于烟气刺激人眼,调制比较困难,导致烟农很难调控火炉产生出所需要的烟气量和热量。此外,内置炉不能象外置炉一样有足够的通风而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20.
印刷品的质量检测是印刷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印品生产商的产品能否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最初的检测方法是通过人眼主观来判断印刷质量,由于人眼对颜色感受性存在不稳定性,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