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论述了网络宽带技术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信息通信的应用,将管理分散的电梯设备,组建成电梯远程监控管理网络,实现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
余国兆 《硅谷》2010,(7):21-21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是维护电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使用户的故障停梯时间大大缩减。就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前景,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邹海洋 《硅谷》2011,(1):89-89
从维护安全的角度来讲,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乘客生命的安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轻则会使一些针对电梯的远程监控无法进行、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重则将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甚至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曾宪权 《中国测试》2015,(2):101-104,128
为提高电梯管理水平,有效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和开发物联网(IOT)远程电梯监控系统。该系统将电梯工作现场采集的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封装成数据包,通过中继器上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利用富客户端技术(Silverlight)实现监控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器的双向交互。提出物联网远程电梯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研究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中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器信息交互、数据中心管理以及终端硬件设计等关键技术及其实现。实践证明: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梯进行全面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仿真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对工程组态软件RSView32的操作,以ControlLogix 1200 PLC为控制器;利用设备端服务器对监视图像通过编码软件Windows Media编码器编码,通过网络控制界面中直接导出监视窗口,完成人机界面设计,通过人工对界面的操作,实现对电梯上下行、开关门等运行控制,以及故障的早期预防、报警。在视频界面的配合下,完成电梯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电梯模型的远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电梯管理与维保方式存在的缺点,提出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传输应用层组成电梯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架构,系统硬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中心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GPRS模块、射频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系统软件从基本信息模块、维保信息模块、监测信息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方面进行了设计,建立了电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电梯安全监控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将其应用推广具有广泛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在电梯远程监控中的运用,是当前现代化楼宇的发展要求,也是楼宇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简介了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分析了电梯远程监控的作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PCC的主要组成,并探讨了PCC在电梯远程监控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远程监控系统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进行设计,以Borland C++ Builder 6.0作为开发工具,选用Oracle 8i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三层client/server编程模式,由服务器和客户机软件两部分有机结合、协调工作,完成远程监控系统的各项任务。本文论述了远程监控系统的规划、分析,重点讨论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DCOM分布式组件技术和MIDAS技术。为客户端和应用程序服务器之间数据库信息的互通、为远程监控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CAN总线技术的优点,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组建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并通过对系统的数据采集,适配器软硬件设计,监控软件设计等方面论述了系统的实现.同时也讨论了使用USB2.0对系统扩展能力的影响.该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大大缩短电梯故障维修的反应时间,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C/S模式是远程监控系统最常采用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S模式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数据采集技术与Web技术进行远程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的开发是当前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本文主要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有软件结构以及硬件模块。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通过PLC系统使远程智能终端得到实现,通过ASP.NET技术术使数据库得到实现,系统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面向对象的建模和系统仿真建模两个方面对面向对象的系统仿真建模的一般过程进行了论述;使用该建模过程建立了飞控系统领域的系统建模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面向对象的思想出发 ,根据产品图纸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产品图纸所涉及到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模式 ,并从类对象的角度出发 ,绘出了从类结构到数据库的转换关系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产品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电梯能效监测方法繁杂、工作效率低及在模拟工况下不能完全反映电梯能效等问题,研制一套可在电梯实际运行工况下实时监测电梯能效记录仪及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力仪表与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梯电参数,利用霍尔开关传感器测量电梯运动参数,基于双核ARM架构,应用有限状态机方法设计人机交互系统,选用SD卡存储实时能效数据;结合GSM模块,实现电梯能效信息短信查询、系统故障报警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各项指标到达设计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梯监测方法繁杂、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引入惯性捷联系统,并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实时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运用惯性捷联原理,提出判断电梯运行状态的算法;引入物联网,实时获取、保存、查询及分析电梯运行状态,及时实现电梯与人的信息交互;引入无线射频系统,准确获取电梯特殊标志信息;选用MC52I无线模块,远程语音安抚被困人员情绪。现场调试证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开发出一种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系统,可以应用于诸如火灾现场的修复作业等广阔的领域.该系统由伺服控制的工程机器人、2根从远处操纵工程机器人的操纵杆、视频系统和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组成.操作者坐于座椅上,座椅固定于运动模拟器的上方. 该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操纵者高质量地获得工作现场的临场运动感觉. 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临场运动感觉反馈方法,其信号源来自工程机器人上安装的6个加速度传感器. 该方法的有效性已为实验所证明,即应用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不但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单个自由度的运动:滚动、俯仰、转动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的平移,而且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的各种复合运动.  相似文献   

16.
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网络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为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远程生产现场的状况提供了可能.针对包装生产线的分布式网络控制,分析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Socket网络通信的数据格式和故障诊断机理,实现了小型包装生产线的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7.
液压集成块三维参数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特征对象化的设计思想,研究液压集成块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在分析特征间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对象化特征连接的概念,建立了液压集成块CAD环节中特征设计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复杂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工程爆破》2022,(6):80-84
为了探索数字爆破测振系统在工程爆破危害效应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以汉口滨江商务区拆除爆破19栋群楼的工程为例,按照公安主管部门在审批拆除爆破方案时的要求,该工程必须采用控制爆破的方法,同时加强拆除爆破产生危害效应的实时监测。为此,本次群楼拆除爆破采用的是广州中爆数字公司研发的远程测振系统,对群楼拆除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振动及塌落振动进行了全程、在线监测。通过远程测振系统,能够实现爆破测振数据的自动记录、远程传输和精细处理,进而推动爆破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作为爆破安全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可对拆除爆破危害效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有效提升公安主管部门对复杂环境下爆破工程项目作业安全的远程监管能力。应用结果表明,远程测振系统可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ew demand probabilistic approach, named M.DPA.eoq (Montanari Demand Probabilistic Approach in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scenario), for predicting the demand seen by an upper tier echelon (e.g. a distribution centre) of a supply network, serving several lower tier echelons operating according to an EOQ reorder policy. The M.DPA.eoq is based on an analytic approach, by which we deriv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mand seen by the upper tier echelon of the supply network. The approach has been designed to be very simple, so as to gain in pedagogical value. The simplicity and ease of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are confirmed by the possibility of exploiting general purpose software, such as Microsoft ExcelTM, to implement and validate it. Moreover, the M.DPA.eoq has potential to be directly exploited by practitioners, such as supply network managers, to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mand the upper tier echelon will face under a defined network structur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could also benefit from such a model, given its ease of understanding and usage. With the purpose of showing its potential usefulness in real cases, we discuss two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M.DPA.eoq, referring to the use of its results for: (1) computing the bullwhip effect of the network; and (2) analysing the impact of each retail store on the variance of the demand seen by the upper tier echelon.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Themachineryinfactoryisalwaysthekeyequipment,soOn-lineConditionMonitoringandDiagnosticSystemCMDS)isveryimportant.Usingthissy000000stem,engineerscanknowtherunningconditionclearlyandanalyzethepossiblefaultswhenthesemachinesetscannotrunnormally.Computerscience,numericsignalprocessing,sensorandnetworktechnologyarethekeytechnologiesofnetworkbaseddistributedon-lineCMDS,anddevelopmentofthesetechnologiesmakeCMDSplayamoreimportantroleinindustry.NetworkstructureandfunctionofCMDS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